此次中方取消的早收優惠項目,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產品,相關產品稅率恢復為1%-12%不等。2023年該等產品輸中金額約98億美元,占我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近年中國石化大擴產,臺灣石化產品出口到中國已持續下降至兩成。我ECFA早收對中出口占對全球出口比重亦逐漸下降,2023年降至3.6%,評估目前對我國的衝擊應在可控制範圍。

經濟部強調,已備妥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將輔導業者發展差異化及高值化產品、協助分散市場、精進低碳化及數位化製程三大策略來進行。在協助業者分散市場方面,將整合產業,以異業結盟方式群聚拓銷;由公協會以大帶小帶領業者參展;建立中小企業共同品牌拓展海外市場。並將於下週起再與業者溝通瞭解需求,降低中國中止關稅減讓的影響。

熱門新聞:中油天然氣政策性吸收 補貼工業用戶前三名包括護國神山、競爭對手台塑化

經濟部指出,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加上經濟成長趨緩,2023年我國對中出口1,522億美元,減少18%,比重降到35.2%,創21年來新低,2024年1-4月出口453億美元,減少3.7%,進一步降至30.7%。政府過去為強化供應鏈韌性已持續推動市場多元化,而對東協、美國、日本、歐盟市場之占比持續上升,顯示與其他主要國家的經貿鏈結持續增加。

我方一再呼籲,兩岸同屬WTO會員,貿易爭端應在WTO機制下協商予以解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經部攜手商總展出「台灣餅館」 將台灣特色糕餅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