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分析原因指出,主要是經濟體製造業復甦動能不均,新訂單、生產指數皆較上月下滑,歐美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落至榮枯線之下,日本製造業PMI雖受到服務業需求牽動走揚,但仍處緊縮區間,中國製造業仍處擴張區,但指標已回跌至榮枯線附近,顯示全球製造業景氣呈現混沌未明。

國內製造業方面,台經院表示受惠於AI及快速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強勁,除了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率續維持為正成長外,主要出口貨品增幅多呈現萎縮。不過,來自東協、中國及美國訂單成長,致外銷訂單年漲幅逾1成,推升需求面指標,加上台股雖因以伊衝突升溫及晶片大廠下調展望而出現賣壓,但美國科技股財報亮眼,提振全球股市信心,指數轉為小漲,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因此113年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4.24分,較3月修正後的12.30分,增加1.94分,燈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熱門新聞:國會職權行使法三讀通過 國發會:廠商擔心影響外商對台投資意願

就細部產業來看,台經院表示金屬製品業方面,受惠於航太、半導體代工等需求增溫,模具業訂單維持穩定,加上消費性電子業備料需求轉強,生產指數增幅轉為正成長,推升原物料投入及需求等指標表現,因此4月本產業景氣,由代表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台經院表示受惠AI及高速運算應用需求持續熱絡,包括晶圓代工、晶片通路及印刷電路板等訂單及生產指標年增率皆轉為雙位數成長,加上業者對當月及未來景氣看好轉強,推升需求、原物料投入及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表現,因此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繁榮的紅燈。

 

整體來看,台經院指出雖然4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再度轉為持平的綠燈,但個別產業的復甦速度仍不均,多數科技類生產、訂單續強,傳統產業生產受到低基期及庫存回補需求增加,雖已有部分業別的生產指數年增幅,出現由負轉為正或減幅縮小,此是否表示傳統產品需求已出現回溫跡象,還是只是比較基期偏低,或者是新舊產品交替期的補單效應,仍待觀察。

展望未來,台經院指出雖然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擴展,有助科技類產品擴增,但美國降息時間延後,高利率環境抑制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加上近來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太陽能電池、半導體、鋼、關鍵礦物等產品加徵關稅,美中角力升溫,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不斷,由俄烏到以哈,現擴展至以伊,風險升高,使得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此是否會影響我國製造業未來表現,皆是要持續觀察的重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泥所屬和平工業港 獲國家環教獎企業組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