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強指出,AI 技術如今已經無處不在,而其背後的核心推動力是半導體,沒有今天先進半導體的技術,AI不可能取得如此快速的進步。張曉強表示,儘管單一晶片上已經可以整合超過數百億顆電晶體,但是未來還需要更多的電晶體技術來提升晶片整體性能。

在介紹AI的進展時,張曉強還特地提到輝達(NVIDIA)、這家作為台積電高效能運算(HPC)業務最重要的客戶之一,展示了AI運算驚人的成長表現,從7奈米的GA100 GPU到最新的4奈米技術的Blackwell GPU,輝達的AI應用成長在短短4、5年間增長了1000倍,張曉強這時幽默提及,「看到這個 curve(曲線),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有點像 NVIDIA 股票最近的表現,特別是昨天晚上大家可能聽到的一些,其實這個是非常驚人的」。

輝達也在美國時間22日公布上季度財報,營收達達260.4 億美元,年增262%,盤後股價大漲6%,股價也突破1000美元關卡。今年以來輝達股價大漲近100%,主要是受惠於AI浪潮推動科技巨頭龐大的GPU採購金額,讓該公司的資料中心業務在上季度來到226億美元,年增427%,輝達股價更是在過去5年以來大漲2500%,如今更是半導體市值最大、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

張曉強強調,這樣飛速的增長主要歸功於先進製程技術,包括台積電從7奈米到4奈米技術上的突破,以及先進封裝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的進步使得AI的運算能力獲得巨大提升。張曉強解釋,半導體技術的迅猛進步不僅需要決心,更需要巨大的投資。他強調,台積電對半導體技術的信心和持續的投入是推動技術前進的關鍵因素,為了支援這些技術進步,台積電在全球建立了新的研發中心,可容納7000名研發人員,顯示出其對未來發展的強大信心。

張曉強在介紹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路線圖時,認為台積電從2018年推出7奈米製程的那一刻,若未來有人來書寫台積電的歷史,那這就是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這是台積電史上首次提供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到世人面前,到推進5奈米製程、3奈米製程技術,預計到2025年推出2奈米技術,這樣的可預測性與穩定性對於客戶至關重要,這使得客戶可以充分計劃與實施自己的技術發展。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3奈米產能翻2倍仍不夠! 外媒稱台積電4大客戶AI硬體醞釀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