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過去3年詐騙案件類型中,「假網路拍賣」皆高居首位,詐騙集團看準民眾撿便宜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社團推出低於市價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人間蒸發失去聯絡。

為解決假網拍問題,數位部數位產業署副署長林俊秀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電商C2C(消費者對消費者)平台很多是由賣家上架商品,數量非常龐大,確實有不少假網拍詐騙發生在C2C平台。

林俊秀表示,透過科發基金,委由法人資策會開發數位工具,希望協助C2C平台,更有效率找出潛在高風險商品,降低民眾後續接觸到的風險,今年投入經費約新台幣500萬元。

至於如何偵測可能的假網拍詐騙,林俊秀指出,資策會團隊透過研究,去找出高風險商品的特徵,困難也在於特徵可能不斷變化,詐騙集團也會因應平台或掃描機制不斷調整、變化商品使用的關鍵字等。

林俊秀透露,防詐雷達模型會參考2類資料,第一類是透過警政署165報案資料,資料包含被詐騙案由、產品、平台等資料;第二類是透過AI模型,由商品衍生出多組關鍵字,例如iPhone商品,包含蘋果手機、哀鳳、i Phone等都可能是賣家會使用的字詞。

防詐雷達目前針對電商每天新上架商品進行外部網頁掃瞄,每天掃描約數千筆商品資料,透過模型多項風險指標,掃描商品後會得到一組風險分數,以風險分數篩選出高風險商品,再整理成風險清單,提供給電商平台,經過人工審查確認後,後續進行預防性下架。

團隊成員受訪時舉例說明,模型納入的風險指標,特徵可能有高單價、新商品、出貨地點偏遠、交易方式為轉帳或是面交、短時間評價數驟增等,不是符合單一特徵就是假網拍,而是考量多項特徵後,透過模型計算出風險分數判斷。

根據過往經驗,高單價的iPhone、名牌包、MacBook等產品,比較容易被當成交易詐騙的品項。團隊偵測也發現,詐騙集團看準民眾購物需求,假網拍數量也會隨電商檔期或知名手機上市熱潮而增加等,預期隨著電商重要節慶雙11到來,可能還有一波高峰。

內政部過去再三提醒,如果商品價格明顯低於市價,就很有可能是詐騙,民眾網購時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且商譽良好的正規網購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安全交易機制,不要與賣家私底下用通訊軟體交易。

至於防詐雷達的效益,團隊指出,防詐雷達風險清單提供給電商後,跟電商平台內部原有機制相比,彼此重疊比例約7到8成。

團隊透露,希望未來持續精進模型,提高準確度,後續也希望開發出API(應用程式介面),讓有需求廠商可直接串接,依需求撈取掃描後的風險清單。

響應數位部政策,露天市集主任崔屹表示,目前平台有專責小組負責判斷,以防止可疑商品上架,並透過與防詐雷達主動掃描機制配合,有點像是「互相對答案」,對內部判斷也能有所幫助,找出可疑的詐騙電商商品,預防假網拍詐騙。(中央社)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加速推動氫能發展 經濟部能源署組團訪加國主管機關及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