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刷卡金額創新高與新冠疫情變化有相當大關聯,疫情影響了小額需求,民眾待在家不出門,搭捷運就少了很多,北捷每天搭乘人數差100~200萬人次。此外,使用電子支付後就會更加黏著,以他自己為例,大多不用實體卡刷。
非現金支付組成中,56.6%為信用卡支付,約1/4為ATM轉帳購物次之,其他儲值佔1.13%、電子支付佔比3.85%較小。未來電子支付共用平台啟用後,預期非現金支付金額仍會提高。
今年非現金支付交易目標為78億筆,過去民間消費近10兆元,去年非現金交易已超過6兆元,非現金交易比例應已過半。
金管會主秘蔡福隆說,非現金支付像滾雪球一樣需求越來越高,未來民眾也會愈來愈習慣。
統計至2022年12月底止,33家信用卡發卡機構總流通卡數約5624萬張(上月底約為5508萬張),總有效卡數約3560萬張(上月底約為3529萬張)。循環信用餘額約1054億元(上月底約為1034億元);未到期分期付款餘額約1831億元(上月底約為1876億元)。
去年12月簽帳金額約3337億元,較上月3258億元增加約79億元;當月轉銷呆帳金額約3.1億元(上月約為3.6億元)。
電子支付帳戶總使用者人數約2188萬人(上月底約為2137萬人),較上月增加約51萬人;當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116.9億元(上月約為118.9億元),較上月減少約2億元。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