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東南亞電商巨頭、蝦皮母公司冬海集團(Sea Ltd.)和網路叫車平台Grab Holdings Ltd.是新加坡市值最大的兩家科技公司,均在紐約上市。今年以來,Sea股價暴跌78%,Grab股價也出現腰斬,這兩家公司的市值總計蒸發1100億美元(約3.37兆台幣)。

財聯社報導,過去2年,新冠疫情推動新加坡科技股逆勢走揚,這兩家科技巨頭也被大張旗鼓地納入MSCI新加坡指數(MSCI Singapore Index)。該指數中Sea的權重佔比8.4%,為第4大權重股,Grab的權重約為2%。

隨著利率上升和經濟放緩,未來1年可能又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投資者也開始質疑它們轉虧為盈的能力。

今年以來,MSCI新加坡指數下跌14%,相較之下,由銀行和房地產等老牌經濟族群主導的海峽時報指數(Straits Times Index)今年上漲約5%,該指數的成份股不包括Grab和Sea在內。

分析師Brian Freitas在獨立研究網站Smartkarma發表文章稱,MSCI新加坡指數表現不佳主要是由於Sea股價的大跌。並認為該股明年可能繼續成為不同股價指數之間差異的主要驅動因素。

儘管新加坡科技公司的前景仍然黯淡,不過Freitas表示,近期的成本削減措施應有助於兩家公司更好地抵禦任何危機。

上周,Sea創辦人Forrest Li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宣布,該公司將凍結大多數員工的薪資(除升職外不加薪),並降低今年的獎金發放,以因應2023年全球經濟環境的惡化。據媒體本月援引一份員工備忘錄報導稱,Grab將實施包括招聘和薪資凍結在內的措施。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