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投資者周(World Investor Week, WIW)活動,由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主導策畫,克魯曼開宗明義開示,儘管全球面對40年來最大通膨挑戰,但回顧結構性問題,包括觸動經濟成長的兩大結構,人口成長與科技的創新幾大基本面向來看,高利率環境將無法支撐,勢必會重回低利率環境。

他指出,美國生育率已降低、疫情期間勞動人口減少,這些變化抑制了投資活動,甚至美國移民也大幅萎縮、勞動人口已少了200萬人。科技創新的幅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如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或轉譯軟體等,對經濟成長的成效都不如預期。

儘管目前通膨如此之高,僅是因政府先前大灑錢抗疫,加上產能萎縮,讓通膨暴升、美國央行只好大幅升息對抗。但他認為「眼前的現況是不會讓利率居高不下的,當然我們要抗通膨,但未來終究還是會下降,不可能永遠對抗下去。」

究竟需要多用力才能將通膨降下來還有爭論,但他認為「接下來通膨下降的速度將比大家想像快很多」。已看到勞動力指標開始降溫,過去主要央行紛紛升息需要幾個月時間發酵,等經濟活動進一步降溫,通膨就會降低。

美國聯準會或歐洲央行下次會議或年底前升息動作會不會出現轉折?克魯曼說無法知道。但就基本面來說,這些大央行年底或2023年可能還不會轉向,甚至還可能升息2碼或者3碼,但等到2024年之後,「相信不會太久,將重回低利率時代。」

克魯曼表示,看不到任何會支持高利率持續下去的跡象,疫情前的低率環境,是非人為壓低的環境,因此未來還是會回到非常低的利率,預料會推高債券價值,連帶拉抬其他資產價格,例如土地價格推升,房價也有可能回溫,股價則得針對不同公司,但也許低利環境下,股市暫時性泡沫不會那麼大。

他說,假設若債券殖利率下降,相當快時間會回到疫情前的低利環境。他強調「二年後利率若不降下來,是達不到充分就業的」。

經濟學家瑞信財富管理部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估計2023年美國降息的機會不大,降息的前提是就業市場明顯地、回落到不錯的水平。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粉絲團,即時新聞不漏接★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