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概念是我自己提的,」楊丞琳分享,「因為歌詞用了很多病理學的比喻,我第一時間就想到實驗室的畫面。」當藤岡靛特地從東京飛來臺北拍攝,鏡頭中兩人隔著玻璃、幾乎全靠眼神傳達情緒。「我們從頭到尾都沒有對白,但那種隔著玻璃還彼此感受到的連接,非常強烈。」面對老搭檔,她感性地說:「看到他會有一種像是回到自己二十幾歲的那種感覺。」
此次,楊丞琳在新專輯《有且》中,以《免疫體》繼續探索情感與身體之間的深層連接。這首歌像是一場對抗內心炎症的過程——當回憶慢性發炎、當愛意在身體裡留下痕跡,我們是否真的能對痛苦「免疫」,楊丞琳分享,《免疫體》唱的,是那些「自以為堅強」的人。她說:「這首歌很像一種病理的隱喻。你以為自己治好了,其實只是學會了共處。」
與其逃避,不如承認——疼痛,是因為身體在備份回憶。《免疫體》以溫柔而深刻的語氣,描繪了人在感情創傷後的自我修復。那些不願面對的肌肉記憶、情緒的封閉與重啟,最終都構成了新的「免疫系統」:它不讓人麻木,而是教會人如何在傷口癒合中重新相信。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aespa專輯衝破百萬連7張達標!「RichMan」快閃店12月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