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沒看電影,你可能會想問:
1. 電影片尾部份有片段嗎?沒有。
看完電影,你可能會想問:
2. 為什麼電影要以音樂劇方式呈現?
續集從他被關進阿卡漢精神病院2年後展開,他正在此等待為了他所殺的5條人命受審。面對警衛的奚落嘲弄,亞瑟幾乎不發一語,直到在音樂治療課上遇見莉,發現莉是他的頭號迷妹。內心孤單寂寞的亞瑟,遇見為他癡迷的莉,很快一拍即合,他也從本來的萎靡不振,瞬間又有了生氣(也可以說粉紅泡泡),他的人生從此變成彩色的,在他的幻想世界裡,兩人開始歌唱與翩翩起舞、還一起在台上組成雙人組演出,想想也是很合理的。
3. 越看越覺得他不是大家熟知的那個「小丑」?
導演:關於第一部電影,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的是,「我搞不懂。他拜訪布魯斯韋恩時,他比布魯斯韋恩大了30歲。未來的老年版小丑是要怎麼打?」其實,第一部電影叫《Joker》,而不是《The Joker》,它叫《Joker》。而在劇本中,第一部電影的標題始終是「一個起源故事」,從來沒有說「那個起源故事」。這個想法是,也許這個人不是「那個」小丑,也許他只是小丑的靈感來源。所以,實際上在這部電影的結尾,你會留下這樣的疑問:「等一下,發生在他背後的那件事是什麼?那個人是誰?」
關於我們版本的小丑,他不是一個犯罪天才。這是我們從第一部電影開始就一直在強調的事情。即使我們不拍續集,我們也會讓觀眾自己去想像這個人會變成什麼樣子,但他絕對不是我們從小認識的「那個小丑」的任何版本。亞瑟就是這樣的人。所以,這其實是關於當某人成為一個標誌時,無論是作為群體、社會、媒體,還是其他什麼,我們會將一些東西加諸於那個人身上,而那些東西或許是他無法承擔的。
以下都是雷====================================================================================================================
4. 為什麼亞瑟到最後否認小丑的存在
導演:他領悟到,基本上你無法對抗體制。當你是亞瑟這樣的人,你注定會輸,而腐敗永遠會勝利。無論是監獄系統/獄警的腐敗,司法系統的腐敗,還是媒體的腐敗,特別是從亞瑟接受的採訪,可看出媒體如何呈現亞瑟的形象。在亞瑟的腦中,唯一能贏的方法就是把一切都燒毀,像是那種「全都去他的」的想法。你懂我的意思吧?因為當你是像亞瑟這樣的人,你無論如何都無法贏得這場戰鬥。
5. 莉是不是反而蛻變成亞瑟無法成為的「小丑」?
導演:基本上是。如果你注意到電影中的細節,她從來沒有稱呼他為亞瑟。她一直叫他小丑,直到最後在樓梯上她才說「再見,亞瑟」。這是她唯一一次說出「亞瑟」這個名字,因為她就是覺得「這不是他」。就像某個人,如果你愛上了摔角明星霍克霍根這個角色,但他其實是Terry Bollea(霍根真名),對吧?他是一個人。而你愛上的是他所代表的那個形象,但那不一定是他真正的本質。
6. 電影裡他們不斷提到的電視電影,由誰飾演小丑?
導演:當然是賈斯汀瑟魯斯(Justin Theroux)在首集飾演的那位演員Ethan Chase,我們本來還想拍一部預告片,但我們沒時間。
7. 關於亞瑟的死(對,根據導演的回答,他是真的死了)
導演:我認為亞瑟已與自己內心的掙扎達成了和解,接受了「做自己是可以的」這個想法。這其實是他一直以來在努力的方向,我喜歡認為他在某種意義上是以平和的心態、做自己的樣子而「離開」的。那個年輕人對他說:「你想聽個笑話嗎?」即使亞瑟還滿心盼望訪客可能是莉。我們甚至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訪客,但亞瑟那種樂觀的心態還在他體內。他就像,「當然,好啊。」因為他明白想讓別人笑的那種感覺。所以他給了那個年輕人那個時刻。
顯然,事情又變糟了,因為對亞瑟來說,一切總是會變糟。但我一直覺得那是一個很美的時刻,因為亞瑟依然抱有希望。我覺得瓦昆在那場戲裡表現得非常美。這是一個很小、幾乎無關緊要的戲,除了死亡這件事之外。當他看著那個年輕人,給了他一個禮貌的笑容,似乎是在對這個笑話的鋪陳表示感激。他對這個笑話以及年輕人的勇氣表示了欣賞,這是一種在第一部電影裡從未有人給過他的東西。
瓦昆:那場戲裡有一種溫暖,這很美好。我當時的唯一想法就是:這個年輕人告訴我一個笑話,而我可以看出他很緊張,我要聽他講完。這笑話的鋪陳還不錯。
8. 那場亞瑟與莉的「親熱戲」...莉真的懷孕了嗎?
導演與瓦昆都證實:對,這是亞瑟的「破處」戲。但莉是否真的懷孕,就留待觀眾自行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