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吻別》

張學友1993年推出《吻別》專輯,在台狂賣136萬張,全球賣300萬張,是奠定張學友華語樂壇天王地位的封神之作,對於張學友來說意義重大,專輯同名主打《吻別》已是經典中的經典,時至今日,還是廣受不同年齡層歌迷喜愛,幾乎每個人都會哼唱,也是張學友每次巡演必唱曲目。

2,《李香蘭》

原曲由日本鬼才玉置浩二創作,張學友翻唱推出國語版《秋意濃》與粵語版《李香蘭》,兩版本各有千秋,筆者較喜歡張學友唱起母語歌詞的《李香蘭》,情感更加收放自如,真假音轉換可稱教科書等級,尤其現場聽張學友開口唱出「惱春風」,光是這一句,就讓人起雞皮疙瘩,這首歌也是張學友作品中,公認難唱的歌。

3,《她來聽我的演唱會》

這首歌以張學友的視角,看著台下從17歲花樣年華到嫁作人婦成為人母的女歌迷,每個時期聽張學友,都有不同的感觸,也唱出多數歌迷心聲,誰,不是聽著張學友,從單純的孩子慢慢走進複雜的大人世界;從熱戀到分手,又有誰,不曾在KTV唱著張學友的歌,默默陪著畫面流淚。

4,《一路上有你》

收錄在《吻別》專輯裡,翻唱自日本曲,旋律好聽抓耳,相較張學友很多歌曲撕心裂肺、難度極高,這首歌唱起來相對親切,但深層情感依舊濃得化不開。

5,《一千個傷心的理由》

1995年收錄《真愛新曲+精選》中,歌詞好記、旋律洗腦,尤其副歌「一千個傷心的理由」,適合失戀時在KTV飆唱,當年一推出立刻登上KTV榜冠軍,日後更長期稱霸熱門K歌榜,成為張學友代表性的K歌之一。

6,《情書》

張學友以細膩又溫柔的唱腔詮釋,看似雲淡風輕,「可惜愛情不是幾滴眼淚,幾封情書,傷口清醒要比昏迷痛楚」,卻又一針見血。學友哥告訴大家,所有曾經為愛傷神的朋友們,總有一天都會釋懷。

7,《心如刀割》

一字一句,張學友都唱進聽者的心坎裡,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每一個人生故事,都能投射在歌詞裡,「能給的我全給了,我都捨得,除了讓你知道,我心如刀割」,聽著聽著,就哭了。

8,《藍雨》

收錄在1986年《相愛》粵語專輯中,粵語版大紅後,順勢推出國語版,副歌琅琅上口,成為歌迷必K曲目之一,曾在港台KTV霸榜多年。當年的專輯監製歐丁玉曾經分享這首歌趣事,張學友錄了7天,只因其中一句歌詞唱不好,就反覆重來,由此可見張學友對自我要求極高。

9, 《偷心》

張學友親自認證「難唱」,推出後在演唱會唱不到3次,沒想到30年後,王家衛首次執導電視劇《繁花》,將這首歌收錄為懷舊金曲而再次走紅,今年1月張學友在泉州演唱會,特別選唱《偷心》,更說:「謝謝《繁花》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謝謝他們讓這首歌又『復活』了,好歌有好報。」之後在上海、廈門等地區場次都有唱,雖然台北站不一定會唱,但經典好歌,值得一聽再聽、一唱再唱。

10,《我應該》

就像是一部電影,張學友唱得絲絲入扣,聽者不自覺被帶進歌曲鋪陳的情境裡,這首歌難度高,尤其粵語咬字到位很不容易。不過,進副歌前有很多「準備」時間,慢慢醞釀,間奏的嘶吼,讓情感完全釋放。或許它不是張學友超級hit歌曲,但絕對是學友迷在KTV必唱的隱藏經典。

張學友1993年推出《吻別》專輯,在台大賣136萬張,奠定歌神地位。翻攝網路
張學友1993年推出《吻別》專輯,在台大賣136萬張,奠定歌神地位。翻攝網路
張學友《60+》本周五(31日)將在台北小巨蛋登場。環球音樂提供
張學友《60+》本周五(31日)將在台北小巨蛋登場。環球音樂提供
張學友《偷心》推出至今滿30周年,因為被王家衛執導電視劇《繁花》收錄其中再度翻紅。翻攝網路
張學友《偷心》推出至今滿30周年,因為被王家衛執導電視劇《繁花》收錄其中再度翻紅。翻攝網路
張學友演唱會一票難求。環球音樂提供
張學友演唱會一票難求。環球音樂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蘋10點強打|狄鶯滿手垃圾餿水!孫安佐交保限制住居 在家遛肌肌沒幫媽(狗仔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