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韓國瑜上任高雄市長不到一周,就在高雄最南端的林園東汕里,高屏溪出海口舉辦元旦活動,以迎接早上6點49分從大武山透出的第一道曙光。韓國瑜在這棵黃槿樹上掛了「高雄發大財」,這棵樹隨即被韓粉稱作「國瑜樹」,「市境之南樹」很快成為高雄的觀光地景之一。

「市境之南樹」位於高雄林園東汕里。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市境之南樹」位於高雄林園東汕里。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林園東汕里、爐濟殿公園外圍早在2011年就已種植50餘黃槿樹。起因是林園工業區林園石化廠設置後,就開始有汙染公害。1988年林園事件爆發,10月11日一百多名汕尾居民包圍工業區。1991年8月1日汕尾民眾要求工業局興建綠化帶。工業局與林業試驗所研究,最後決定在林園工業區周遭種植黃槿等本土防風樹種。2011年間種樹時,有一棵被單獨種植到高屏溪出海口最近處,剛好是高雄市的最南端。

東汕里高屏溪出海口海岸土質鬆軟,海浪潮汐不時沖刷,侵蝕嚴重海岸線,2016年間黃槿樹離海岸線只剩5公尺,只好用消波塊穩住海岸。當年9月莫蘭蒂強颱來襲,最南端的黃槿樹枯死。直到2018年3月11日,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林園區公所、中油石化事業部一起補植防風樹林,再度讓「市境之南」重新有一棵樹。

韓國瑜在黃槿樹上掛了「高雄發大財」。宋德威提供
韓國瑜在黃槿樹上掛了「高雄發大財」。宋德威提供

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聲勢行情暴漲,「市境之南樹」也瞬間成為全國知名景點,一時成為觀光熱點。不料,韓國瑜隨即投入總統大選,引發罷免市長運動,2020年5月間「市境之南樹」再染政治,被掛上「0606高雄人寫歷史」、「0606天佑台灣」黃絲帶。6月23日一場大雨造成「市境之南樹」倒地,林園區公所趕緊請園藝廠商扶起重植,並加支架固定。

韓國瑜遭罷免後,高雄市政府仍頗重視「市境之南樹」。2022年1月8日觀光局為「市境之南樹」進行景觀改造,不僅舖設廣場,還安裝座標經度「北緯22°28’33.1"N、東經120°24’52.9"E」與LinYuan英文拼音字母座椅等,提升該景點豐富性,希望變成遊客打卡熱點,落成時還舉辦盛大活動。據在地人士表示,此處天氣晴朗時,清晨時可遠眺南北大武山,但以5至9月機率最高。

2022年1月8日觀光局安裝座標經度「北緯22°28’33.1
2022年1月8日觀光局安裝座標經度「北緯22°28’33.1"N、東經120°24’52.9"E」座椅。凃建豐攝

不料,2024年7月25日凱米颱風來襲,「市境之南樹」遭強颱吹倒,連支架也都倒塌,林園區公所2日後就委請廠商扶正,並強化支架。

「市境之南樹」的磨難不只颱風,2024年10月「市境之南樹」廣場旁堆滿廢土,國民黨議員邱于軒抨擊執行工程的海洋局,觀光景點竟變土石堆置場,土方內還有舊輪胎、廢棄物,到底怎麼回事?海洋局回應,土方是中芸港清淤廢土,會另覓暫置場瀝乾淤土。

《壹蘋新聞網》近日觀察發現「市境之南樹」再度面臨危機!由於黃槿樹不斷成長,而且海風吹拂,樹木略為傾斜,造成不鏽鋼架支撐鋼圈陷入樹皮,甚至更早支撐木架也插進樹幹。另有一樹洞極深,不少螞蟻進進出出,令人怵目驚心。

2022年1月8日觀光局為「市境之南樹」安裝LinYuan英文拼音字母座椅。凃建豐攝
2022年1月8日觀光局為「市境之南樹」安裝LinYuan英文拼音字母座椅。凃建豐攝

義守大學運動科技與休閒管理學系教授、生物學博士趙仁方表示,鐵框已經掐進樹皮,要趕緊拆掉,不然會被樹木包起來,要拆也拆不下來,要撐住樹木應該還有很多方法。

趙說,黃槿是濱海植物,本來會長很寬大,所以才可防風,目前眾法會讓樹形無法伸展,活得更不好,變「冰棒」形狀,防風功能就沒了。樹木是活的、會不斷成長,一定要給彈性生存空間。市境之南樹是有名的樹,確實應該有更自然的規畫,樹下都是石塊,甚至是大石頭,沒有林下植物,毫無層次感,這也需要改進。

不鏽鋼架支撐鋼圈掐陷樹皮,嚴重威脅「市境之南樹」健康。凃建豐攝
不鏽鋼架支撐鋼圈掐陷樹皮,嚴重威脅「市境之南樹」健康。凃建豐攝

高雄市老樹保護委員會委員、擁有國際樹藝協會認證(ISA,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的樹藝師莊傑任表示,「市境之南樹」被金屬套件把它箍住樹幹,破皮的地方就會產生腐朽、空洞、潰爛,樹木可能逐漸就被勒斃了,如果沒有處理的話,未來有斷裂的風險,這非常的危險,建議這些東西都一定要拆掉,才是一個重啟生機的開始。

莊傑任說,如果要固定這棵樹,在周邊預埋4個地錨,拉個四條鋼纜即可,套住束桿的地方,要留些空隙,再加軟墊,比較不會傷害樹木。非颱風季的時候,也不用拉著,颱風來襲再把它拉住就好,對樹來說比較友善,整個景點也比較漂亮一點。

莊認為,就整體環境而言,樹木棲地只是個小圓圈,這會讓樹根長不出去,注定穩定性一定比較差,建議周邊的環狀步道應該要拆掉,樹根無法往下扎,當然要靠人工支架支撐,這是滿變態的作法。

稍早施作的支撐木架插進樹幹。凃建豐攝
稍早施作的支撐木架插進樹幹。凃建豐攝

「這棵樹的價值,除了是市境最南之外,它應該是要棵漂亮的樹,現在卻有金屬套住、又有支柱,看起來就很像是一棵殘廢、拿著拐杖的樹,我們還是要思考,怎麼樣創造一個漂亮的樹,漂亮的樹一定是很自然的,周邊不該有水泥,行人直接走在沙地、草地上也OK啊,現在給它棲地樹穴太小,樹不會健康,若是重視這棵樹,就要給它開闊的棲地!」

莊強調,黃槿本來就是濱海植物,正常的黃槿樹根本不需要靠支撐。第一代黃槿樹倒了之後,又移一棵很大的樹,這種移植的樹通常都不穩,才要支撐,他大膽建議如果從小樹種起,並提供開闊棲地,根基一定會很穩。

「市境之南樹」有一樹洞極深,不少螞蟻進進出出,令人怵目驚心。凃建豐攝
「市境之南樹」有一樹洞極深,不少螞蟻進進出出,令人怵目驚心。凃建豐攝

至於黃槿樹身上有一個樹洞,莊分析,這是因曾有很大傷口,癒合的速度趕不上空洞的速度,建議還是先促進根系健康,讓它有能量來癒合傷口,也可考慮在傷口上裝金屬網版,像是一座「橋」,在樹皮增生過程中,順著網版把傷口癒合,傷口就有機會癒合。

林園區長簡水彬接獲《壹蘋新聞網》詢問後即前往現場了解狀況。他向記者表示,鐵框插進黃槿樹皮,應該是因為多次颱風造成傾斜15度,當初加裝鐵架是為加固支撐,會請園藝廠商前往處理改善,先行放鬆,不要束住樹幹,至於樹穴應該夠大,會再一起評估。因為該地下面都是軟沙,地質不穩確實也要加以改善。

樹藝師莊傑任建議拆除不鏽鋼支架,擴大樹木棲地。凃建豐攝
樹藝師莊傑任建議拆除不鏽鋼支架,擴大樹木棲地。凃建豐攝

簡水彬說,這棵「市境之南樹」生命力極強,莫蘭蒂颱風吹倒,扶起來就活了,山陀兒來襲時,又幾乎是垂死邊緣,但仍活過來。

針對專家建議回復原始環境,拆掉鐵架,真的倒了就再重種,考慮從小苗重新種起,簡水彬回應,「很有意義!」他個人非常認同,會請屏東科技大學專家研究一下,如何回復最自然環境。「如果從小苗種起,其實也有一代接一代,守護高雄最南端的市境的意義。」

「市境之南樹」擁有絕佳夕陽美景。高雄旅遊網提供
「市境之南樹」擁有絕佳夕陽美景。高雄旅遊網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三峽學童2死車禍慘劇太嚇人 新北警開學日啟護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