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選手村坐落於巴黎北部的塞納聖丹尼市(Seine Saint Denis),採用綠建築設計,且每一棟建築物外觀都不重複,充分展現法國充滿設計感的美名。且100%使用再生能源、零廢棄物,奧運結束後將轉型社會住宅與公共活動區,可容納2200戶家庭、學生宿舍及銀髮住宅。

儘管選手村大部分區域都還屬於工地狀態,但台灣代表隊的樓層已經接近完工,是一棟具有7層樓的獨棟建築,共有39間單人房、33間雙人房,還有兩層的空中花園可以使用。

房間內床鋪跟東京奧運一樣,床板採加厚的紙板床架,鋪設的床墊內裡是特殊的漁網材質,彈性相當足夠。

鄭世忠透露,由於巴黎奧運以環保至上,因此選手村內不會設置冷氣,將採取「地板冷卻系統」,在木質地板下設置冷水管,再用攝氏11-14度的冷水流通降溫。

根據巴黎奧運籌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如果室外溫度在攝氏32度以下,這套系統可以將室內溫度降低到23度,如果室外溫度在32度以上,則可以降到26度左右,加上電風扇應該足夠。

鄭世忠強調,儘管有這樣的降溫設施,但畢竟歐洲人和亞洲人對於夏天的耐熱感受程度不同,「因此我們還是會持續觀察,如果有需要還是會跟籌委會租用移動式冷氣,讓選手晚上睡覺時可以獲得最棒的休息品質。」

鄭世忠指出,這次巴黎奧運籌委會也有新創舉,就是每個國家分配到的選手村外牆,都可以自己進行設計,「我們會再跟國訓中心討論,該如何布置、設計外牆,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和選手」(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型自行車活動「騎福極西點」9月7日舉辦 知名YTber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