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蘋新聞網 APP

LC Creative Limited

立即安裝

共有 98 項結果


提升漁民作業便利性 新竹漁港完成設置3座岸水岸電設施

提升漁民作業便利性 新竹漁港完成設置3座岸水岸電設施

【記者張沛森/新竹報導】為提升漁民作業便利性、改善新竹漁港周邊環境,新竹市府爭取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補助經費,近日在新竹漁港完成設置3座岸水岸電設施,市府秘書長張治祥今天(17日)等人前往視察使用情形,並由海順號彭船長示範岸水岸電設施加水、充電及使用儲值卡付費等便民功能,期望提供漁民朋友更便利的作業環境。

屏東「鴻興漁」出航「這原因」失聯6天 找到了!海巡兄弟伴護返航

屏東「鴻興漁」出航「這原因」失聯6天 找到了!海巡兄弟伴護返航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屏東縣東港籍「鴻興漁」漁船4月3日從東港漁港出港作業,於花蓮大地震後仍失聯,陳姓船長家屬擔心與地震影響有關,6日晚間向東港區漁業電台通報,並向屏東縣長周春米、立委徐富癸求助,縣府即聯繫漁業署及海巡署協助搜尋。今(8)日上午11:25 時傳出好消息,海巡署艦隊分署巡護七號於貓鼻頭西南方45浬處海域,發現「鴻興漁」號漁船,人船均安,正由巡護七號伴護返航中。據了解,該船係因發電機故障,致無法通聯。

失聯屏東漁船尋獲但這2點啟人疑竇 返台先清艙調查才放行

失聯屏東漁船尋獲但這2點啟人疑竇 返台先清艙調查才放行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屏東縣東港籍漁船鴻興漁號在3日花蓮強震當天出海後失聯,海巡單位6日接獲家屬報案,立即出動救援,8日尋獲該船,初步確認為發電機故障導致無法通聯,原預定深夜返台,但卻未回屏東,反是連人帶船「扣在」海巡興達港,並報請檢方指揮,以釐清疑點。經專案小組依法執行清艙檢查,未發現不法,檢方才同意鴻興漁號自行駛離,今(9)日上午7時17分,已平安返抵屏東鹽埔漁港。

鰻苗明起禁捕至10月 違者最高罰15萬

鰻苗明起禁捕至10月 違者最高罰15萬

【謝玄辰/台北報導】農業部漁業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民國112年鰻苗捕撈期將於今天(2/29)結束,除花東地區,其他縣市轄屬距岸三浬內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水域,明天(3/1)起為期8個月禁捕期,違者將處最高15萬元罰鍰。

中國恢復7養殖場進口石斑魚 漁業署喊有問題!他怒:不要無聊到查水表

中國恢復7養殖場進口石斑魚 漁業署喊有問題!他怒:不要無聊到查水表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鄰近大選,中國方面動作頻頻,先是宣布取消ECFA中12項商品關稅優惠,22日又宣布恢復台灣7家廠商石斑魚輸入,引發介入選舉猜想。不過,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今天(25日)指出,民進黨政府不幫忙就算了,漁業署反而要查這7家養殖業者有什麼「特殊性」,禁止農產說人家介選,開放又說要查,只有民進黨才會將石斑魚看作統戰工具;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蘇清泉更說,希望政治歸政治,農業歸農業,希望漁業署不要無聊到查漁民水錶。

政府稱石斑魚打進國際高消費市場 漁業署資料輸中總金額高破10倍

政府稱石斑魚打進國際高消費市場 漁業署資料輸中總金額高破10倍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國以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等禁用藥物,2022年6/13起禁止台灣石斑魚輸銷,2023年12/22起恢復我國7家養殖場輸入,有媒體指出「政府沒作為」,還要跟這些業者暸解能輸入的原因,對此,漁業署今發稿澄清,積極佈局全球外銷市場,台灣石斑魚因此打進國際高消費市場,擺脫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但對比2020年漁業署發稿石斑魚輸銷紀錄,台灣年產2萬公噸就有1.26萬公噸銷去中、港,計算今年1-11月輸出國際市場僅1125萬美元,過往1年輸中港金額可達1.134億美元,落差破10倍。

30年沒清淤!賴惠員爭取5300萬元改善 這2漁港將動工疏濬

30年沒清淤!賴惠員爭取5300萬元改善 這2漁港將動工疏濬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南北門漁港、將軍漁港長年未清淤,立委賴惠員今天(4日)特別邀請農業部漁業署長張致盛前往二處漁港現勘,宣布中央將挹注5300萬元經費改善淤積問題,第一期工程最快今年3月開工,工期三個月。

蚵農哀嚎中國牡蠣洗產地進台灣! 綠委要求加強逐批檢驗

蚵農哀嚎中國牡蠣洗產地進台灣! 綠委要求加強逐批檢驗

【記者潘袁詩羽/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自己日前接獲台南蚵農反應,中國牡蠣以洗產地方式,從越南進口台灣,對本土蚵農生計構成威脅。陳亭妃要求針對越南牡蠣爆量進口專案嚴格逐批檢驗,必須延續到春節後;也要求農業部、衛福部要訂定牡蠣產地標示的輔導計畫,讓國內的市場端可以有效防止越南牡蠣混充台灣牡蠣販售,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防中國牡蠣洗產地 跨部會強化邊境及市售抽驗

防中國牡蠣洗產地 跨部會強化邊境及市售抽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越南牡蠣進口數量在近5年暴增20倍,令人擔憂中國牡蠣可能借道越南洗產地,漁業署表示,為釐清外界關注市售牡蠣之產地(國)來源及標示等疑義,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邀集衛生福利部及農業部等單位,已啟動四階段之市售牡蠣產地標示專案稽查。

西海岸「24浮屍案」監院調查出爐!  揪人蛇集團套路釀國安隱憂

西海岸「24浮屍案」監院調查出爐!  揪人蛇集團套路釀國安隱憂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西部沿海去年在1個月餘時間,出現24具浮屍,震驚國人,其中,10罹難者為越南籍人士,另13名為台灣公民,監察院就此立案調查,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特定產業缺工嚴重、來源國有線,間接促成高風險的偷渡案,而查緝機關顯然忽視人蛇集團跨國分工網絡的犯罪模式,恐形成人口販運路線,釀國安疑慮。監察院要求行政院強化機關橫向聯繫,充實偵蒐人力、裝備,以壓制人蛇集團氣焰。

改建前鎮漁港!高雄市要3千萬卻「爽拿」81億元 漁業署反駁

改建前鎮漁港!高雄市要3千萬卻「爽拿」81億元 漁業署反駁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高雄市府申請3,000萬補助,要幫前鎮漁港進行小改建,中央卻給了81億,引發網友熱議,農業部漁業署今針對有關「前鎮漁港爽拿81億前瞻預算」傳聞回應「與事實不符」,計畫是漁業基礎建設整體提升功能,經行政院109年審查核定「前鎮漁港建設專案中長程計畫」,並自110年開始分4年推動,總經費81.37 億元,分別由漁業署編列中央公務預算76.28億元、營建署編列中央公務預算3.79億元、航港建設基金0.4 億元及高雄區漁會投資0.9億元。

防範進口牡蠣混充台灣蚵 明天啟動牡蠣產地專案稽查

防範進口牡蠣混充台灣蚵 明天啟動牡蠣產地專案稽查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為釐清外界關注市售牡蠣的產地來源及標示疑義,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邀集衛福部及農業部,於明天(12/1)啟動今年「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專案計畫」,以提升食安、確保漁民與消費者權益。

秋刀魚剉咧等!含氚核廢入海了 漁業署:下月起加強抽測

秋刀魚剉咧等!含氚核廢入海了 漁業署:下月起加強抽測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預計今(24)日將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氚廢水排放工作,周圍的鄰國都在密切關注。根據擁有台灣農委會漁業署的消息,該部門計劃於今年9月派遣試驗船前往北太平洋漁區,收集水體和魚類樣本,以建立排放前後的數據庫,下半年還將增加對遠洋捕撈魚品種如秋刀魚等的檢測。

台灣鯛「反攻大陸」?肆虐廣西河流 威脅當地魚類生態

台灣鯛「反攻大陸」?肆虐廣西河流 威脅當地魚類生態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台灣鯛」生命力超強的,不但美味,還擁有高蛋白與低脂肪的特性,是最健康美味的魚種之一,難怪被台灣農業部漁業署稱為「台灣人的驕傲」,更是臺灣主力外銷的水產品之一。現在,台灣鯛靠著無比的生命力與適應力,「反攻大陸」了。中國廣西民眾直上官媒《人民網》求救,聲稱當地河流已經被外來的「羅非魚」(台灣鯛、吳郭魚)攻佔,威脅當地的魚類生態與多樣性。

砸6億給學生吃石斑卻無預警下架菜單 漁業署稱「為這群人保留魚貨」

砸6億給學生吃石斑卻無預警下架菜單 漁業署稱「為這群人保留魚貨」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為搶救遭中國大陸禁銷的石斑魚,農委會砸6億元與教育部合作推動這學期吃4次的「班班吃石斑」計畫,今卻傳農委會發函北巿教育局停止供貨,對此,農委會漁業署澄清「未發函」不缺魚但加工費時,至於石斑魚到底在哪?漁業署回應「預留給還沒吃到第一次的」。

為種電停養虱目魚致價格高漲 漁業署澄清:僅減少3.8%

為種電停養虱目魚致價格高漲 漁業署澄清:僅減少3.8%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外界質疑漁電共生開發造成虱目魚停養,導致魚價高漲,漁業署今強調,110-111年虱目魚養殖面積實際減少718公頃(-8.7%),其中漁電共生於110年以陸續進場施作,因此前述減少面積與漁電共生有關計312公頃(3.8%)。

阻不肖業者對抱卵母蟹下狠手!漁業署納管「腹甲不離身」 違者最高噴15萬元

阻不肖業者對抱卵母蟹下狠手!漁業署納管「腹甲不離身」 違者最高噴15萬元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螃蟹一年可產卵多次,每年8至12月為繁殖高峰,為海洋永續,農委會去年7月修正,每年8/1至12/31不得販售抱卵母蟹,違反者最高可罰15萬元,但不肖業者為避規,竟將抱卵腹甲剝除,農委會今(3/29)再次公告修正蟳蟹管制規範,增訂「蟳蟹腹甲不離身」,違規開罰3萬至15萬元,但非1隻1罰,而是1案1罰。

高雄要3千萬補助!中央超給81億元 漁業署幫腔:符合產業及地方殷切期盼

高雄要3千萬補助!中央超給81億元 漁業署幫腔:符合產業及地方殷切期盼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網路論壇「PTT」八卦版今一則「高雄申請3,000萬補助,中央給了81億」引發民眾熱議,起因是高雄市府要幫前鎮漁港進行小幅度改建,PO文者認為「反觀北流的1.9億,是不是有點慘」,對此,農委會漁業署今表示,81億元是符合產業及地方之殷切期盼,外界傳言除與事實不符外,並抹煞產業及各方努力及付出,為永續產業發展特予澄清。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