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7 項結果


綠色奧斯卡!林業保育有貢獻 屏科大吳幸如、高雄鳥會林昆海獲獎

綠色奧斯卡!林業保育有貢獻 屏科大吳幸如、高雄鳥會林昆海獲獎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素有綠色奧斯卡之稱「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表揚大會」,昨(23)日匯集了各領域有卓越貢獻的重要人士與團體,由農業部陳駿季部長親自頒發獎座,鼓舞為林業、為自然保育投入的工作人員士氣,勉勵得獎人員對林業保育的貢獻,並恭喜本次15位得獎者及3個得獎團體。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推薦兩位傑出貢獻者,皆獲得肯定,分別是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吳幸如老師、高雄市野鳥學會林昆海總幹事。

種田還能做生態!保育草鴞農友可領「生態薪水」 這3種方式皆可行

種田還能做生態!保育草鴞農友可領「生態薪水」 這3種方式皆可行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東方草鴞是台灣唯一地棲型的夜行性猛禽,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夜行性猛禽也就是俗稱的貓頭鷹、晝伏夜出,草鴞成鳥體長約34至42公分,體重約500克,因具有扁平心型臉,也曾被稱為「猴面鷹」 或「蘋果臉」,主食為鼠類及鼩鼱,能夠捕食臺灣體型最大的鬼鼠,保育位階屬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台灣西南部平原丘陵地區。林業保育署攜手農民以友善環境生產的方式,保護瀕危及重要野生動物與環境;只要用三種方式:農地友善措施、自主巡護及救傷通報等,參與的農友加就可以領取保育草鴞的生態薪水(獎勵金)。

川流不息 大樹舊鐵橋濕地獲「環境生態保育綠獎」殊榮

川流不息 大樹舊鐵橋濕地獲「環境生態保育綠獎」殊榮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舊鐵橋濕地為高雄大樹區重要觀光景點,多年來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與當地舊鐵橋協會合作經營,長久以來由舊鐵橋協會協助環境維護及生態解說,每月志工日更發動近百人整理花草樹木,近年來更與高雄野鳥學會合作,致力於濕地內棲地環境改善,除110年來針對區域內大規模外來種移除、生態池池面生長茂盛之水面植物亦進行大範圍整理,並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進行水域棲地營造,進入濕地內進行棲地營造,榮獲綠獎肯定,為公私部門合作良好的範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