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06 項結果


新世代防疫不缺席!邱泰源:台灣是最早覺察疫情、採取應變的國家

新世代防疫不缺席!邱泰源:台灣是最早覺察疫情、採取應變的國家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我國不是WHO會員國,無法參與相關會議討論,政府單位及學者專家僅能依據公開資訊仔細研討,並尋求未來能有意義地參與相關機制運作,5月28日特別在瑞士日內瓦,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衛生官員舉辦「大流行病協定制定與國際衛生條例修正」專業論壇,深入交流二項國際規範的內涵及運作方式。

不到1歲幼童新冠併發重症 加護病房救治中!

不到1歲幼童新冠併發重症 加護病房救治中!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疫情例行記者會,國內新冠病毒本土確診案例持續增加,包括1名不到1歲且有先天疾病的嬰幼兒,5月中發病後入院檢查後發現感染了新冠病毒,且併發肺炎,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疾管署指出,該名嬰幼兒和數名接觸的家人中僅有1人有施打疫苗,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儘速接種疫苗。

40多歲外籍男染瘧疾亡 疾管署升高馬拉威旅遊等級「第一級」!

40多歲外籍男染瘧疾亡 疾管署升高馬拉威旅遊等級「第一級」!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死亡病例,為40多歲外籍男性,於4月下旬曾至非洲馬拉威,5月18日自韓國入境後獨自入住旅館,隔日出現呼吸喘、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5月20日因症狀持續就醫,抵達急診時生命徵象不穩,經採血鏡檢發現疑似瘧原蟲,通報後檢驗確診感染惡性瘧 (又稱熱帶瘧),已緊急給予藥物治療,惟個案因病況惡化,於當日不幸死亡,疾管署也提高馬拉威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調整為第一級:注意。

1歲多男童新冠疑同時染腸病毒 併發腦炎住院中

1歲多男童新冠疑同時染腸病毒 併發腦炎住院中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例行性疫情記者會,數據指出國內新冠疫情新增246例本土病例,其中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防疫醫師林詠青分享2例特殊病例,都是1歲多男童感染新冠病毒後併發腦炎,目前其中1人已康復、另1人則是已離開加護病房,目前持續住院中。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感染「李斯特菌症」 疾管署:避免吃到這些食物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感染「李斯特菌症」 疾管署:避免吃到這些食物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例行疫情記者會,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女嬰出生後即收治加護病房,經過治療後母女康復出院。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李斯特菌症普遍存在於自然界、潛伏期比較長,主要傳播途徑是生菜、切片水果和即時肉品、未消毒乳製品,呼籲民眾要多注意。

1歲多男童染新冠併發肺炎、腦炎 疾管署籲儘速接種疫苗

1歲多男童染新冠併發肺炎、腦炎 疾管署籲儘速接種疫苗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雖然並未升溫,但持續有重症個案出現,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近期有1位1歲多男童新冠陽性併發肺炎、輕微腦炎,住院3天後意識清醒、生命徵象逐漸穩定,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儘速接種疫苗。

8歲童流感併發「腦水腫」住院4天亡!疾管署籲出現「危險徵兆」速就醫

8歲童流感併發「腦水腫」住院4天亡!疾管署籲出現「危險徵兆」速就醫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進行例行疫情記者會,會中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流感特殊病例,包括1名8歲北部女童在4月上旬發病,就醫後出現,噁心嘔吐、抽搐、意識不清狀況,急診就醫時出現腦水腫、併發腦炎在住院第4天狀況惡化、搶救無效過世,疾管署也呼籲民眾若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

腸病毒6月恐「大流行」 醫分享「稀釋漂白水消毒液」製法

腸病毒6月恐「大流行」 醫分享「稀釋漂白水消毒液」製法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國內腸病毒疫情有升溫趨勢,並且衛福部預估將在5月底、6月達到疫情高峰,並且腸病毒腸病毒用酒精消毒無效,小兒科傑登醫師也在臉書分享自製「稀釋漂白水消毒液」步驟,協助民眾對抗腸病毒。

注意!腸病毒下週進入流行期!學童停課標準一次看

注意!腸病毒下週進入流行期!學童停課標準一次看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衛福部疾管署預測4月底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常見的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且傳染力極強,此外腸病毒可能透過糞口、飛沫和接觸傳染,感染後平均約3到5天就會出現症狀,因此民眾避免以手接觸口鼻和戴口罩、勤洗手是最佳預防方式。

11月大男嬰染新冠「發燒39℃」住ICU 疾管署:勿因疫情趨緩鬆懈

11月大男嬰染新冠「發燒39℃」住ICU 疾管署:勿因疫情趨緩鬆懈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仍勿輕忽主流病毒變異株威脅,上週(4/2至4/8)新增198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28例死亡病例,只有2例接種XBB疫苗,而在重症個案部分,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北部一名11個月大男嬰,具有先天心臟病與氣喘,感染新冠肺炎後曾發燒39℃,目前住在加護病房依靠氧氣機治療。

流感增16例重症! 6歲男童「語言混亂、反應遲緩」住ICU

流感增16例重症! 6歲男童「語言混亂、反應遲緩」住ICU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上週(4/2至4/8)新增16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南部一名6歲男童,確診A型流感後疑腦部病變,出現反應遲緩、語言表達混亂等情況,目前仍在加護病房;另外一名6歲女童則因呼吸窘迫症住進加護病房,尚於一般病房治療當中。

防疫醫師新血報到!她化身偵探找孑孓 首遭民眾嫌棄小挫折

防疫醫師新血報到!她化身偵探找孑孓 首遭民眾嫌棄小挫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新進防疫醫師林稜日前在記者會初登場,亮麗外表隨即引起鄉民討論,本是兒童感染科醫師的林稜,小時候嚮往無國界醫師,覺得去偏遠地方助人挺浪漫,無奈沒機會,防疫醫師的機動性和面臨許多未知挑戰,剛好符合期待。去年曾赴台南登革熱重災區,化身偵探每天找孳生源,卻也遭遇第一個小挫折。

新冠增49死 65歲長者占90%「41例未打疫苗」

新冠增49死 65歲長者占90%「41例未打疫苗」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說明,國內疫情下降且已脫離流行期,上週(3/26至4/1)新增262例新冠疫情(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49例死亡病例。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其中44例是65歲以上長者,共有41例沒有接種XBB疫苗,籲勿輕忽疾病威脅,符合接種資格民眾儘速施打疫苗。

防疫醫師從上游救人!林詠青揭12年4深刻任務 這次最驚險

防疫醫師從上游救人!林詠青揭12年4深刻任務 這次最驚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若說臨床醫師是在下游救起每位溺水者,防疫醫師則是到上游找出原因,研擬預防措施避免再有人溺水。武漢返台包機、寶瓶星號郵輪、登革熱重災區、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均可見防疫醫師的身影,在疾管署擔任防疫醫師12年的林詠青特別分享4大印象深刻防疫工作,尤以去武漢接台商最驚險。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7月大女嬰「近40度高燒」併發敗血症送ICU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7月大女嬰「近40度高燒」併發敗血症送ICU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公布,今年出現的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是在南部的7個月大女嬰,最初感冒就醫並經服藥好轉,不料幾天後卻出現近40度高燒,併發肝炎、敗血症,所幸住進加護病房12天後轉一般病房,目前也已出院返家休養。

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確診 疾管署籲長者接種流感疫苗

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確診 疾管署籲長者接種流感疫苗

【王宇德/台北報導】疾管署今天(4/2)公布今年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確定病例,為南部80多歲女性;由於此病好發5歲以下未打疫苗兒童、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疾管署提醒這三類人施打疫苗,還有平時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

流感新增6例死亡 50多歲男「多重慢性病史」敗血性休克亡

流感新增6例死亡 50多歲男「多重慢性病史」敗血性休克亡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上週(3/17至3/23)新增19例流感併發重症,新增6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其中一名死亡的50多歲男子,本身具有慢性病史與抽菸習慣,住院5週後因肺炎、敗血性休克等併發症過世,呼籲若有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胸痛、低血壓等症狀,都應盡速就醫。

新冠增53死!50歲婦併發肺炎1週過世 1歲童重症送ICU

新冠增53死!50歲婦併發肺炎1週過世 1歲童重症送ICU

【記者林則澄/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指出,國內新冠疫情(COVID-19)疫情下降,上週(3/19至3/25)新增281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53例死亡病例。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其中一名死亡的50幾歲女性,本身就因腦部疾病長期臥床,住院一週後過世;另有一名併發症的南部1歲多男童,出現類流感症狀後曾短暫好轉,結果前往急診快篩確診新冠肺炎,住進加護病房。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