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5 項結果


吃豆腐可以改善脂肪肝 每天吃減肥還能更快速

吃豆腐可以改善脂肪肝 每天吃減肥還能更快速

【李家穎/綜合報導】現代人脂肪肝比例很高,不管體型胖瘦,都可能有脂肪肝的狀況出現,就有研究發現,每天吃100mg的大豆異黃酮,只要12週就可以降低肝臟的發炎指數(ALT、AST),而超音波底下,也可以看到這些人脂肪肝的程度減少。

最新研究:代糖對心臟危害大過含糖飲料 每天1罐易開罐就超標

最新研究:代糖對心臟危害大過含糖飲料 每天1罐易開罐就超標

【陳怡妏/綜合外電】最新研究發現,標榜0卡甚至低卡的代糖飲料,對心臟的危害大過含糖飲料。每周喝2公升以上代糖飲料的人,相當於每天1罐易開罐飲料,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比沒喝的人高20%,每周喝2公升含糖飲料的患病風險則高10%,每周喝1公升不加糖純果汁的人,發生心房顫動的風險低8%。

幽門桿菌不只釀胃病!患者常伴代謝症候群 滅菌防三高

幽門桿菌不只釀胃病!患者常伴代謝症候群 滅菌防三高

【李芷妤/台北報導】幽門桿菌不僅造成胃病,竟也跟代謝症候群有關!30多歲林先生近期不時有腹脹感,於是就醫體檢,報告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還有腰圍超標,血糖、三酸甘油脂偏高等代謝症候群症狀,提高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

照過來!降血糖又平價 花椰菜叫我第一名

照過來!降血糖又平價 花椰菜叫我第一名

【趙虎威/綜合外電】美國前總統老布希(George W. Bush)於2018年逝世,他生前最為民眾傳誦的語錄之一,便是他在1990年總統任內嗆聲,從小就不喜歡吃花椰菜,卻被媽媽逼著吃,「現在我是美國總統了,我再也不吃花椰菜了」。不過,老布希只當一任總統,未能連任成功,不知是否與公開拒絕吃花椰菜有關。美國營養師則盛讚,花椰菜是最能有效降低血糖的蔬菜,千萬別錯過。

哭哭!哈佛大學研究:想降低糖尿病風險 這種美味的肉要少吃

哭哭!哈佛大學研究:想降低糖尿病風險 這種美味的肉要少吃

【趙虎威/綜合外電】牛排美味,美味牛排,然而,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少吃紅肉,改吃植物性蛋白質為主的食物,有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及其後果的風險。」而且,研究團隊做出具體建議,每周紅肉(牛、羊、豬肉)的攝取量不要超過2分,如果能限制在1分以下,那就「更好」。

脂肪肝也會傷腎 長庚最新研究:1成病人5年內惡化成慢性腎病

脂肪肝也會傷腎 長庚最新研究:1成病人5年內惡化成慢性腎病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脂肪肝不積極治療當心敗腎!長庚醫療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5年平均有9.3%機率從腎功能正常進展到慢性腎病,慢性腎病患者5年平均有17.6%的機率進展到晚期腎病。若能在一發現慢性腎病就治療,5年內平均有69%的機率回到腎功能正常。

糖友掌握2原則開心吃粽 台大醫:1/2至1/3顆剛剛好

糖友掌握2原則開心吃粽 台大醫:1/2至1/3顆剛剛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美味粽子當前,糖尿病友謹記2原則也能開心吃!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指出,第一,按時服藥,也可跟醫師討論後增加短效、飯前藥物劑量;第二,粽子吃1/2或1/3顆,尤其糯米不要吃完,因為高GI容易讓血糖爆表。

身材不胖唯獨小腹!內臟脂肪過多 心血管和糖尿病風險高1.5倍

身材不胖唯獨小腹!內臟脂肪過多 心血管和糖尿病風險高1.5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有些人體型不胖、四肢也算瘦,唯獨小腹卻很大,明明已經拚命運動,還是難以消滅肚子的肉。營養師提醒,當心「內臟脂肪」過多,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之風險分別是一般民眾的1.44及1.56倍,調整飲食習慣很重要,少吃油炸、高糖分食物和酒精。

國三男體重124公斤險爆肝 脖子驚見黑色棘皮!用藥減重拾回健康

國三男體重124公斤險爆肝 脖子驚見黑色棘皮!用藥減重拾回健康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14歲的國三男生愛吃高熱量食物,身高168公分,體重卻飆到124.5公斤,家人覺得太胖,帶到醫院就診,發現他脖子出現黑色棘皮症狀,抽血檢驗男學生不但已有三高,肝指數甚至是正常值的3倍,已有中度脂肪肝的情形,經以減重藥劑治療,3個月減重8.5公斤,相關指數也趨近正常值。

糖尿病運動最佳2時機!慎防低血糖 出現7症狀快休息

糖尿病運動最佳2時機!慎防低血糖 出現7症狀快休息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持續規律運動是糖尿病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為避免發生低血糖,醫師提醒,運動前的血糖最好落在90到250毫克/每毫升,若低於70毫克/每毫升則不宜運動;如果預計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時運動(通常在施打後2-3小時內),則須減少速效或短效胰島素劑量。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醫師提倡「3i」療法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醫師提倡「3i」療法

【記者周庭慶/台中報導】今(11/14)是世界糖尿病日,國際糖尿病聯盟將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訂為「可近的糖尿病照護」(access to diabetes care),大里仁愛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文森醫師提醒,隨著大型臨床研究出爐,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可歸納為3i療法,即individualized (個別化)、immediate (立即的)及integrated care(整合式照護)。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