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制上路!國道客運、台電齊漲 新生兒全面專責醫師制度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今(1日)起許多「11月新制」陸續上路,包含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自行車)未掛牌最高可罰3600元、17條國道客運路線齊調漲,以及台電新增電價方案尖峰漲價等,用錢方面還有ETF收益分配須全揭露,以及地方稅逾期開放線上繳稅。就連健保方面也有新制,包含「左流右新」疫苗第二階段開打、新生兒全面納入專責醫師制度,以及放寬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等,將可讓更多人受益。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今(1日)起許多「11月新制」陸續上路,包含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自行車)未掛牌最高可罰3600元、17條國道客運路線齊調漲,以及台電新增電價方案尖峰漲價等,用錢方面還有ETF收益分配須全揭露,以及地方稅逾期開放線上繳稅。就連健保方面也有新制,包含「左流右新」疫苗第二階段開打、新生兒全面納入專責醫師制度,以及放寬腦中風機械取栓術執行時間等,將可讓更多人受益。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經濟部訂定能源用戶節約能源目標及執行計畫,現行規定要求用電大戶平均年節電率須達1%,因現行規定今年底屆期,經濟部擬訂該規定新草案並於今正式預告,新草案加嚴節電標準,於對契約用電容量超過800瓩的4,900家企業大用戶,明年起未來4年內須以「全公司」進行節電目標管理,全面推動旗下各分公司或廠區節電。
台灣近年來積極推動淨零轉型政策,但這條道路並不平坦。除了技術與市場仍待提升,地方反彈聲浪、弊案甚至意識形態問題,使「再生能源」與「核能」之間的討論愈發激烈,無論這些爭執的立場如何,台積電等用電大戶面對國際客戶,為了達成2030年供應鏈淨零排放目標,對綠電的需求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緊迫程度。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10月新電價今起實施,其中產業用電平均調漲12.5%,針對電價上漲,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政府從2022年起連續4次調整電價,電價從平均每度2.58元調升至4.29元,累計調幅66%,企業成本因此增加15%,獲利減少將近5%,增加企業外移的風險,他更憂心電價未來恐怕年年調漲,「唯一解方就是要調整能源政策」呼籲政府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興建核電廠。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電價審議委員會今天(30日)下午登場,據了解民生用電凍漲維持每度平均2.77元,但工業用電平均漲幅不超過15%。工商協進會表示,自111年起,政府已連續3年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今年4月又全面針對工業、商業、民生用電調漲,這次雖僅針對工業用電大戶調漲,仍不免間接性造成民生物價上漲,呼籲政府審慎考慮調漲電價的影響,今年以及近期內勿再調漲電價。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方位再生能源品牌聯合再生能源(3576)參展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除了展示新產品,也透露今年擴大投入的表後儲能事業,隨著產業用電價格上漲,讓綠電更有競爭力,讓台灣智慧能源市場持續發展,聯合再生能源公共事務暨永續發展經理暨代理發言人陳怡真說明,聯合再生能源本身就是製造業,也面臨用電調度的挑戰,藉機在台南廠設立儲能櫃,為企業能源管理提供參考模式。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經濟部上週宣布10月16日起工業用電平均調漲12.5%,半導體產業等135類產業則調漲最高等級14%。經濟部長郭智輝上週表示估計影響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約0.03個百分點,是非常微弱,應該不會影響物價波動。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啟楷今表示用電大戶台鐵電費年增2.28億,台水則年增5.62億,恐將轉嫁到人民身上,他要求國發會與台鐵溝通、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台水都不應跟著漲價,免得萬物齊漲人民遭殃。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泓德能源(6873)在2024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以「探索智慧能源點線面,連結全球能源無界」為題,展出全方位智慧電力服務解決方案,其中,泓德能源旗下的專業綠電顧問星星電力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在綠電市場脫穎而出,星星電力強調,其擁有豐富的綠電資源與完善的購電和售電管道,並積極與大型及中小型電廠合作,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再生能源需求。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全方位再生能源品牌聯合再生能源(3576)在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示兩大產品,一是展出最新大尺寸鈣鈦礦矽晶疊層 TOPCon 模組,以及防眩光效果更升級的 TOPCon 全黑模組,並宣示拓展表後儲能事業版圖,全方位布局再生能源市場。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在說明大尺寸鈣鈦礦矽晶疊層 TOPCon 模組的時候,相當自豪地表示,這款產品如同「太陽能產業的CoWoS」,透過堆疊太陽能電池的技術提升效能與降低空間需求,能源轉換效率目前來到26%,目標是朝30%邁進。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經濟部今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宣布10月16日起實施的新電價,民生電價凍漲,本次住宅及小店家約1452萬戶約95.2%皆不調整,台電原提案工業用電平均調漲14%,決議僅調整12.5%。調漲後的產業用電每度4.29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用電衰退及產值及銷售額衰退的產業也凍漲或漲幅減半為7%,但今年產值及銷售額創新高的半導體產業漲幅應該是落在14%最高漲幅。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太陽能大廠聯合再生(3576)董事長洪傳獻宣布以新產品、新團隊、新事業「三新」引擎驅動,全力拓展太陽能維運(O&M)與表後儲能事業版圖,全方位布局再生能源市場,朝向成為能源服務管理廠邁進。聯合再生能源將在下周登場的能源週,首度曝光台灣首款大尺寸(1*2㎡)鈣鈦礦矽晶疊層型TOPCon太陽能模組,這也是繼今年8月底正式出貨M10 TOPCon模組後又一新里程碑,此外能源展也將展出兼具更高等級防眩光與環境友善外觀的 TOPCon 全黑模組。展望未來,訂單能見度頗為樂觀,明年TOPCon電池產能有望滿載。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電價費率審議會依規定須在10月之前召開,但電價調整關鍵因素在於立法院能否通過對台電的1,000億元追加預算但目前仍「卡關」中,據了解目前電價費率審議會於最後一天即9月30日「壓線」召開,民生用電凍漲維持每度平均2.77元,工業用電平均漲幅則不超過15%且預計從今年非夏月時段起調整,也就是10月16日起上路,但最後由電價審議委員會開會定案。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10月2日開展,全方位再生能源品牌聯合再生能源(3576)今年第 17 次參展,將在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 R0514 攤位展出最新大尺寸鈣鈦礦矽晶疊層 TOPCon 模組,以及防眩光效果更升級的 TOPCon 全黑模組,並宣示全力拓展太陽能維運(O&M)與表後儲能事業版圖,全方位布局再生能源市場。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工總今發布「2024年工總白皮書」,舉出目前台灣產業發展4項主要難題,並提出重建兩岸和平新格局、以國安角度檢視移民及人才制度、制定兼顧公平可行及產業競爭力的碳費制度等7項讓台灣產業變強大的關鍵策略,工總呼籲政府重視缺工問題,將核能做為安全基載電力,且過去幾年電價調漲每次總是用電大戶調最多,工總希望採取一致的調幅。這也是賴政府上台後,工總第一次發布白皮書提出建言。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大同(2371)旗下能源服務事業大同智能今日(9/6)與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子共同舉行綠電合作簽約儀式,雙方代表簽訂綠電合作長約,大同智能將於2025年開始轉供京元電子總計超過4億度綠電,相當於減少20萬噸碳排量。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媒體報導用電大戶門檻加嚴,經濟部澄清,能源署內部徵詢各界意見,也聽取公民團體、工商業界的不同看法,目前仍在評估研析中,目前沒有定案、沒有確定的門檻、也沒有確定的級距方案,後續仍要做影響評估及廣泛的社會溝通。能源署同仁在回應媒體以環團建議版本詢問時,表達仍在研議的看法,用語不夠精準,也要表達歉意,但經濟部確實尚未有定案的意見,特此說明。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面對政府調整漲電價政策,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董事長方略受訪表示,世界先進也屬於用電大戶,電費若調漲15%,對公司的營運也會有影響,公司將透過節能等方式,將漲電價的成本影響控制在10~12%左右,影響毛利率約0.5至1個百分點。
外界關注4月電價調漲對民生衝擊,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每月民生用電度數超過1000度以上的比率很低,僅約2%多,約97%用戶的調幅不會那麼高,強調電價調整除反映燃料成本,會以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產業競爭力3個目標為主要考量。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台電高雄區處今(20) 日上午舉行113年度大用戶座談會,現場除了針對每年一定會分享的需量反應措施電費折扣進行說明,今年特別邀請工研院工程師詹瑞麟針對製造業最常提出的想換馬達、換設備,政府是否有補助?進行說明。詹瑞麟表示,工廠若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建議可從馬達著手,因馬達佔據全台工廠平均用電量的7成,如果買對了,同一用戶同一年度還有機會可獲得新台幣最高500萬元的補助上限。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新光金創辦人同時也是大台北瓦斯董事長吳東進,今宣示大台北瓦斯將進軍氫能發展、熱電共生系統、推動醫療院所節能減碳等三大重要計畫,其中全台400萬瓦斯用戶將成為大台北瓦斯推廣熱電共生系統對象。但他表示台灣氫能發展顯然落後國外,呼籲政府加速推行「氫能」戰略計畫,全台25家瓦斯公司可用天然氣轉換成氫氣,成為加氫站建置尖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