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5 項結果


夜行王者現蹤! 台灣最大貓頭鷹「黃魚鴞」停七家灣溪猛禽棲架覓食

夜行王者現蹤! 台灣最大貓頭鷹「黃魚鴞」停七家灣溪猛禽棲架覓食

【記者鮮明/苗栗報導】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期在武陵地區監測溪流生態,研究團隊去年首次嘗試在溪畔設立猛禽棲架,成功記錄到有「夜行王者」稱號的台灣最大型貓頭鷹黃魚鴞的身影,這項成果顯示生態監測技術的進步,也顯現七家灣溪珍貴的溪流生態和保育成果。

種田還能做生態!保育草鴞農友可領「生態薪水」 這3種方式皆可行

種田還能做生態!保育草鴞農友可領「生態薪水」 這3種方式皆可行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東方草鴞是台灣唯一地棲型的夜行性猛禽,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夜行性猛禽也就是俗稱的貓頭鷹、晝伏夜出,草鴞成鳥體長約34至42公分,體重約500克,因具有扁平心型臉,也曾被稱為「猴面鷹」 或「蘋果臉」,主食為鼠類及鼩鼱,能夠捕食臺灣體型最大的鬼鼠,保育位階屬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台灣西南部平原丘陵地區。林業保育署攜手農民以友善環境生產的方式,保護瀕危及重要野生動物與環境;只要用三種方式:農地友善措施、自主巡護及救傷通報等,參與的農友加就可以領取保育草鴞的生態薪水(獎勵金)。

生態服務給付推廣見效! 屏東縣農民通報發現瀕臨絕種草鴞

生態服務給付推廣見效! 屏東縣農民通報發現瀕臨絕種草鴞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屏東縣鹽埔鄉林姓農民上周三(17日)工作時,發現一隻無法飛行的草鴞,立即通報屏東縣政府農業處,並由縣府動物救援廠商後送至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進行救治,經過1週的照養,將於近期安排野放。縣府自111年開辦草鴞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起,迄今累計有80位農民加入,友善農地面積達68.65公頃,核發獎勵金新臺幣171萬3,506元。

落實生態友善!高雄高爾夫球場進行棲地改善 這種珍稀鳥類全台這裡最常見

落實生態友善!高雄高爾夫球場進行棲地改善 這種珍稀鳥類全台這裡最常見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位於鳥松的高雄高爾夫球場佔地60公頃,是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高爾夫球場,今年起為落實生態友善,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在球場進行多處棲地改善,鳥會結合每月實地調查及eBird歷史紀錄,發現共有35科78種鳥類!最令鳥會驚喜的是,球場是黃鸝出現頻率是高雄最高,而高雄又是黃鸝鳥出現最多的地方,所以球場也就是台灣黃鸝出現最多的地方。

屏科大團隊調查奇美綠能園區有大發現 豐富生物多樣性!這些特有野生動物看的到 

屏科大團隊調查奇美綠能園區有大發現 豐富生物多樣性!這些特有野生動物看的到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奇美實業2021年起委託屏科大生物資源博士班賴宜鈴副教授團隊,於台南善化的綠能園區進行動植物、土壤生態調查,至今共記錄324種植物。除人為栽植外,計有221種植物來源為自然傳播生長。豐富的植物相和健康的土壤吸引300種野生動物在園區出現,包含14種台灣特有種史丹吉氏小雨蛙、斯文豪氏攀蜥等、17種台灣特有亞種黑枕藍鶲、重陽木螢斑蛾等,以及大冠鷲、黑翅鳶等8種保育類動物。在靠近台南科學園區和慣行農法交會的嘉南平原,生物相豐富令人驚豔。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