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宜鈴副教授團隊今(16)日上午於屏科大發表成果,並公開珍貴調查紀錄影片《太陽的禮物》。透過一年蹲點拍攝,如實記錄精彩成果。現場邀請屏科大施玟玲副校長、柚園生態農場環境教育師林俊豪校友、奇美實業陳世賢副總經理、許菁容處長等,共同見證雙方在綠電與環境共榮的努力。
熱門新聞:壹蘋10點強打|惡房東「亞洲大學」!強扣449生保證金 退宿複查緊咬陳年黴菌
副校長施玟玲說,奇美綠能園區是全台第一座樹電共生的太陽能光電廠,不僅打造生物多樣性的優良環境,也提供永續使用的潔淨能源,實踐生態共存共榮的核心價值,期盼能與奇美實業有更多的合作契機,共同攜手培育人才、守護地球,為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賴宜鈴副教授表示,能有這麼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可能是這塊園區提供野生動植物安全舒適、豐富食物又可以棲息躲藏的環境。在嘉南平原中猶如一個小小的生物庇護所,讓低海拔的生物種類可以有歇息生存的空間。
奇美實業陳世賢副總經理說,為了使奇美綠能園地能朝向永續經營,所有設備皆採智能化監控,除將地面保有土壤原貌來取代水泥填地外,也在維護過程中不添加清潔劑、除草劑等化學藥劑的使用,盡可能降低人為干擾,促使生物多樣性發展。
奇美實業以「樹電共生」為理念,將台南善化40公頃閒置工廠用地,以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樹木與栽植植被的前提下轉型為綠能園區,規劃15公頃為太陽能電廠,每年發電約2,000萬度外,另保留園區內25公頃次生林、植林地、滯洪池等環境超過2萬棵樹木。
根據屏科大調查結果發現,即使在光電板區也有112種自然遷入的植物,以草本植物為主。當中原生植物佔73種,大多為台灣南部低海拔常見的分布植物,如鐵線蕨、龍葵、藍豬耳、酢漿草等,這可歸功於奇美採用面板基樁零混凝土與全區不鋪水泥柏油的綠色工法,且不使用除草劑,僅採人工除草養護及太陽能板清水洗淨,減少有害物質對土壤的破壞,進而形成光電板有利於植物生長的空間。
園區樹木保留區和滯洪池區也發現較有特色、少見的植物種類,如松葉蕨、虎咬癀、木賊等,種類豐富;動物部分則發現台灣特有瀕危的史丹吉氏小雨蛙、國際列為極危種的斑龜,猛禽類有大冠鷲、黑翅鳶、領角鴞等,顯示園區中具有完整的食物鏈,生物多樣性佳,而穩定的台灣窗螢和蜻蜓族群也代表水陸域環境皆相當良好。
屏科大表示,賴宜鈴團隊也將持續與奇美合作,透過天然簡單的設置營造自然棲地,打造更多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如:滯洪池中加上植物浮島提供給鳥類、昆蟲或水中生物躲避陸地掠食者;建置林中巢箱,友善鳥類或是松鼠育雛。目前在光電板區設立猛禽棲架,已有記錄到黑翅鳶利用。期待在屏科大與奇美實業的聯手努力下,將「樹電共生」的友善環境更擴大的延展下去,造福人群亦能永續生物多樣性。
《太陽的禮物》影片連結:https://is.gd/8lLB3D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