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 11 項結果


揮別繁殖季!洲仔濕地水雉換冬羽 欣賞生態變化好時機

揮別繁殖季!洲仔濕地水雉換冬羽 欣賞生態變化好時機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秋天到了,高雄洲仔濕地水雉揮別繁殖季,原本求偶繁殖期的亮眼黑白色羽毛,變換成樸素溫暖的大地色冬羽,現在正是欣賞水雉生態變化的最佳時期,此時還有許多冬候鳥相繼前來報到,為蕭條的季節增添許多生命力。

國際濕地日!荒廢鹽田再出發 高雄鳥會認養冬候鳥最多濕地在嘉義這地方

國際濕地日!荒廢鹽田再出發 高雄鳥會認養冬候鳥最多濕地在嘉義這地方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因應能源轉型,2016年經濟部能源局推動太陽光電二年示範計畫,原本選定嘉義布袋鹽田374公頃闢建太陽光電廠,引起許多的團體關注、陳情。能源局終於縮小開發面積為102公頃,並委託專業團體進行濕地經營管理與棲地補償,以降低光電設置對鹽田濕地的生態衝擊。今天2/2是國際濕地日,高雄鳥會在YouTube平台上發表「荒廢鹽田再出發」的影片,分享認養布袋鹽田濕地的初衷。

川流不息 大樹舊鐵橋濕地獲「環境生態保育綠獎」殊榮

川流不息 大樹舊鐵橋濕地獲「環境生態保育綠獎」殊榮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舊鐵橋濕地為高雄大樹區重要觀光景點,多年來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與當地舊鐵橋協會合作經營,長久以來由舊鐵橋協會協助環境維護及生態解說,每月志工日更發動近百人整理花草樹木,近年來更與高雄野鳥學會合作,致力於濕地內棲地環境改善,除110年來針對區域內大規模外來種移除、生態池池面生長茂盛之水面植物亦進行大範圍整理,並與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進行水域棲地營造,進入濕地內進行棲地營造,榮獲綠獎肯定,為公私部門合作良好的範例。

草鴞保育首部曲!台灣最瀕危貓頭鷹 高雄鳥會發表「星空獵手」

草鴞保育首部曲!台灣最瀕危貓頭鷹 高雄鳥會發表「星空獵手」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多分布在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有猴面鷹、蘋果鳥之稱,燕巢當地人叫牠「茅埔孤黃」,估計全台僅有3至5百隻,是台灣最瀕危貓頭鷹,高雄鳥會自2000年推動生態據點紮根行動,在中寮山進行教育推廣、生態巡守活動,進而發現全台灣第一窩草鴞巢位,5年前導演許晉榮加入紀錄行列,今(29)日發表台灣首部草鴞紀錄片,鳥會表示將在募集經費,到校園宣導保育這種珍貴鳥類。

第24屆美濃黃蝶祭登場!從反水庫運動到環境藝術節

第24屆美濃黃蝶祭登場!從反水庫運動到環境藝術節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因反水庫運動而起的美濃黃蝶祭創辦於1995年,2000年反美濃水庫暫緩興建後,轉型推動自然生態公園的願景,進而成為「里山生活運動」的實踐基地,環境生態保育擴及農村發展、社區學習、工藝保存、地景藝術及民謠文化等領域,以復興農村多樣性為途徑,為苦尋回返之路者引燈,成為具國際視野、本土關懷的環境藝術節!2年前因COVID-19疫情衝擊而縮小祭儀規模、線上直播的美濃黃蝶祭,今年恢復原有規模,第24屆美濃黃蝶祭15 日登場,主軸為「回」,核心概念是「回歸自我肯認、回返社群歸屬、回復自然和諧。」

獨家|春江水暖鴨先知 蓮池潭綠頭公鴨霸凌母鴨?專家解析愛情動作片

獨家|春江水暖鴨先知 蓮池潭綠頭公鴨霸凌母鴨?專家解析愛情動作片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高雄蓮池潭有一群綠頭鴨,最近卻可見三、四隻公鴨,經常集體「霸凌」母鴨,壓制母鴨,害母鴨不時沉入水中,甚至咬住母鴨脖子,看似要控制母鴨行動,引起遊客驚呼「好了啦!」不過,專家解密,現在是水鴨繁殖季節,這就是一部「愛情動作片」而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屬自然界正常現象。

屏東30公頃萬年濕地群生態導覽 「原來市區旁邊這麼美」

屏東30公頃萬年濕地群生態導覽 「原來市區旁邊這麼美」

【記者陳宏銘/屏東報導】屏東縣政府環保局今天(9/24)於萬年濕地群海豐濕地舉辦濕地生態探訪活動,民眾徜徉在滿綠及水光映影的環境中,遠眺水雉等棲息鳥類生態等,感受萬年濕地群生態多樣性及幽美環境。來自屏東的陳姓民眾表示,沒想到屏東市旁就有那麼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以後多帶家人來這邊逛逛。

林務局「生態薪水」納台灣黑熊 巡守範圍攝熊領5萬元

林務局「生態薪水」納台灣黑熊 巡守範圍攝熊領5萬元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近年國人重視野生動物存續,在地居民才是保育成功關鍵,但也面臨多支付財物或勞力成本,林務局2021年針對石虎、草鶚、水獺、水雉4種瀕危物種,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今宣布納入台灣黑熊,針對巡護監測每年每隊核發6萬元獎勵金,拍攝到黑熊影像每次再加碼最高5萬元,每年2次為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