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女發燒和食慾不振竟是大腸癌 感染科醫:肝膿瘍藏大腸癌機率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台北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提醒,感染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發化膿性肝膿瘍的病患,約有4成的機會帶有大腸病變,建議務必進行大腸鏡檢查。過去13年間,榮總共為112名肝膿瘍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45人有腺瘤性息肉(40.2%),12人檢出大腸癌(10.7%)。林主任強調,尤其50歲以上的患者,癌症風險更高,及早篩查能幫助發現癌前病變,進一步降低罹癌風險。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台北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邑璁提醒,感染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發化膿性肝膿瘍的病患,約有4成的機會帶有大腸病變,建議務必進行大腸鏡檢查。過去13年間,榮總共為112名肝膿瘍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現45人有腺瘤性息肉(40.2%),12人檢出大腸癌(10.7%)。林主任強調,尤其50歲以上的患者,癌症風險更高,及早篩查能幫助發現癌前病變,進一步降低罹癌風險。
【記者張沛森/桃園報導】桃園市平鎮區某國小今天(5日)下午發生4名學童誤食油桐花樹掉落在地面的油桐花籽中毒,緊急送經洗胃及吊點滴治療後已回家休養,目前均無大礙,但後續仍待觀察。市議員黃敬平傍晚在臉書PO文指出,油桐果實含有毒性,過去也曾發生國中生誤食而集體中毒的案例,校內如有種植油桐木,應教育學生並提醒其毒性,以免誤食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台灣的潮濕多雨環境很適合各類野生蕈菇生長,尤其是下雨後的山區、農地或草地上經常會冒出許多小傘狀菇類。然而,食用自己採摘的野菇可能帶來嚴重的中毒風險。食藥署今記者會表示,近期4起因民眾自行採食野菇引發食物中毒的案例,經過DNA鑑定發現,其中3例為有毒的綠褶菇,1例為擬灰花紋鵝膏。
【李家穎/綜合報導】美式賣場好市多不少商品都受到歡迎,一款進口的馬鈴薯就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但近日就有消費者分享買回來一天的馬鈴薯,竟然切開1/3都黑掉了,也讓不少網友笑稱是變成奇異果。
【特別企劃】「雙下巴」帶來的「視覺增重感」成為許多人相當在意的外觀困擾,年齡增長、體重增加都可能導致雙下巴形成,甚至有些人看上去纖瘦,但也因天生骨架因素,而擁有明顯雙下巴,通常這類脂肪團塊堆積形成後,很難藉由單純節食、運動等方式改善,選擇透過醫美是最快速之解決方法,現今有一由台灣本土研發與製造、且通過台灣衛福部核准的「Ronkyla容脂注射劑」,成為幫助找回下顎線黃金比例、重拾自信的新選擇。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大腦堆積廢物可能引發阿茲海默症,因此科學家對大腦如何排毒向來興趣濃厚。最新研究證實,大腦有獨特的排毒方式和時間,只要簡單一招就能讓失智風險遠離。
【黃博勝/綜合外電】骨髓炎(Bone Infections)雖然較少見,但通常患病後極難完全治癒。近期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利用3D列印的生物材料,當偵測到病原體時釋放抗菌化合物,幫助恢復自然的癒合過程。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美國近來轉涼,讓今夏的新冠肺炎疫情稍見趨緩,不過專家示警新的Covid-19病毒變異株正在歐洲蔓延,美國及中國已爆發多起病例。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台東爆發嚴重食物中毒事件,導致3人不幸死亡。疾管署與食藥署迅速介入調查,並提升至衛福部層級處理。今(19)日,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帶領專家召開記者會,宣布在中毒現場的「蝸牛小米粽」中,驗出劇毒農藥「有機磷托福松」,震驚社會,對此醫師姜冠宇則是認為,食材可能來自被農藥污染的區域,導致農藥殘留在野生食材上,感覺該地區潛在危險,需要要花一些時間為社區去除風險,並且停止部落目前的飲食習慣。
【施養正/綜合報導】位於日本大阪的小林製藥生產的紅麴營養品,自今年1月起就有收到醫院通報,稱消費者在食用後出現腎臟問題,至今累計502住院,因攝取問題食品死亡的有120人。厚生勞動省18日公開確認,當中對腎臟造成傷害的是一種名為「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的天然化合物。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台東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多人因食用「蝸牛小米粽」疑食物中毒事件,導致3人不幸身亡,12人送醫急救。疾管署和食藥署已經迅速介入調查,努力找出中毒的原因,並且食藥署晚間公布,已經著手進行檢驗,粗估聚乙醛、有機磷農藥類約2天會有初步結果,其他可能毒物分析,則是大約1週左右會有初步結果。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中秋節烤肉過後是腸胃炎的高峰期之一,尤其是「諾羅病毒」,這個以嘔吐和腹瀉為主的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超強。根據疾管署的資料近期單周腹瀉就醫人次達到13萬人,另全國近4周(第33至36周)共接獲101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雙雙創下五年同期新高,此外今年上半年已經發生了47起與烤蚵相關的諾羅病毒群聚感染事件,絕對必須防範。
【李家穎/綜合報導】有小兒科醫師分享開學後,出現不少上吐下瀉的病患,點出5種病毒正在校園裡快速傳播,形容「病毒群魔亂舞」中,並提醒接下來的中秋烤肉,一定要做好手部清潔,食品也一定要煮熟才能吃。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隨著開學重返校園以及秋冬季節將至,民眾應提防4大病毒的威脅!根據疾管署最新資料顯示,諾羅病毒的疫情嚴峻,光是8月最後一週的腹瀉就診人次已超過13萬人,創下5年來同期最高紀錄,而且這波諾羅病毒引發的腹瀉疫情,可能因群聚烤肉持續到中秋節後;除此之外,腸病毒高達1.4萬人次就診,而類流感則有6.8萬人次就診,加上新冠病毒的威脅仍大,民眾都要謹慎以對。第一線醫師也指出,不但因諾羅而腹瀉的病例數顯著增加,流感和新冠患者仍多,為應對這些病毒挑戰,疾管署購買超過550萬劑新冠疫苗及5個廠牌的流感疫苗共643萬劑,將在10月進行疫苗接種,以有效防範流感、新冠病毒,呼籲民眾做好生活衛生習慣,更要積極施打疫苗,才能對抗病毒肆虐。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隨著即將開學,疾管署今日(27日)表示,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數近期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學校、餐飲業和旅宿業等群聚場所最為嚴重,呼籲家長、教育機構人員務必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和生病在家休息的觀念,確保自身和周圍親友的健康。
學生登山團在台東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群攻擊,41歲洪姓嚮導背部逾50處螫傷不治。醫師指出,遇蜂群攻擊,首重儘快離開蜂群攻擊範圍,再用清水洗淨傷口、拔除尾刺並冰敷。
黃軒/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醫學博士 酒精一直是肝臟的頭號敵人,更被明確列為一級致癌物,最理想的選擇是滴酒不沾,而宵夜和熬夜對肝臟健康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這些習慣不僅擾亂了肝臟的生理時鐘,還加重了肝臟的代謝負擔,最終可能導致一系列肝臟疾病。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15日)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及「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以進一步加強食品及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的管理。此次修正包括增修訂亞醌蟎等21種農藥在135項農作物中的殘留容許量,刪除益發靈農藥的14項殘留容許量,並將貝萊斯芽孢桿菌N17和液化澱粉芽孢桿菌PMB01列為得免訂殘留容許量的農藥。
【記者江孟謙/新北報導】一行2男4女高齡登山客,今天(10日)上午前往平溪坑頭爬山健行,意外遭到蜜蜂螫咬,消防人員獲報到場,將頭昏腦脹的2男1女引導下山,約傍晚可返回登山口。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苗栗縣通霄鎮1名吳小姐,上個月在家中準備晾衣服時,突然被躲在洗衣機下方的眼鏡蛇咬傷左腳,造成傷口嚴重腫脹紅紫,吳小姐先請家打119到家中捕蛇,自己則冷靜就醫,最後轉至台中大甲光田醫院注射6瓶血清,才得以控制蛇毒傷害。醫師提醒,近幾年急診陸續出現民眾在家中被蛇咬傷的案例,提醒民眾先「記下特徵」,再「速就醫」,才能緩解蛇毒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