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野放黑熊中陷阱! 部落巡守隊及時救援
【記者李光濱/台東報導】林保育署台東分署昨(31日)下午2時許,接獲延平鄉桃源部落巡守隊員余俊雄等5人通報,在海拔725公尺的原住民保留地與國有林交界處,發現2隻臺灣黑熊受困套索。台東分署獲報後,除了桃源族人外,也立刻邀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與隔壁的永康部落巡守隊共同前往救援,經野灣獸醫師檢視2熊前肢雖略有外傷,但功能無礙,即讓2熊在麻醉甦醒後自行離去。
【記者李光濱/台東報導】林保育署台東分署昨(31日)下午2時許,接獲延平鄉桃源部落巡守隊員余俊雄等5人通報,在海拔725公尺的原住民保留地與國有林交界處,發現2隻臺灣黑熊受困套索。台東分署獲報後,除了桃源族人外,也立刻邀集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與隔壁的永康部落巡守隊共同前往救援,經野灣獸醫師檢視2熊前肢雖略有外傷,但功能無礙,即讓2熊在麻醉甦醒後自行離去。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林保署花蓮分署去年12月初野放因滋擾卓溪雞舍「被捕」的台灣黑熊阿里曼西肯,今...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本月(27日)經民眾通報,於卓溪鄉太平成功救援一隻受困陷阱的母熊,由於民眾還目擊附近另一有隻體型較小的黑熊,花蓮分署為慎重,在現場設置誘捕籠,今(30日)順利誘捕到一隻小黑熊,已送至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野灣協會)照養,並評估後續野放訓練。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昨天(30日)到台中市和平區烏石坑山區,救援1隻受困套索陷阱的台灣黑熊小母熊,並將小母熊送往南投縣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原本狀況穩定,沒想到今天上午卻傳來不幸的消息,小熊不明原因猝死,已送往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進行完整病理解剖釐清死因。
林保署台中分署表示,大雪山賞鳥大賽15年間經歷疫情、地震與颱風豪雨均未中斷,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
...下冰霰,上午8時還下起冰雹,山區國家步道一片白茫茫,相當夢幻,林保署台東分署提醒山友注意安全及保暖。
...餓了?跑下山覓食,好可憐!」玉里鎮公所發現後已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調查中。 熱門新聞:[王大陸爆案外...
...保留10%的額度供政府、國營事業溫室氣體減量使用。林保署臺東分署署長吳昌祐也說明,針對示範區土地特性...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1隻斷掌黑熊前(8日)晚在花蓮玉里街頭出沒,引起關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獲報後展開圍捕,今天(10日)清晨已捕獲近期於玉里鎮源城里頻繁現蹤的野放黑熊「達古阿里」,並後送至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野灣動物醫院進一步健康檢查與後續處置的評估。
林保署台東分署獲報後,立刻派員現勘並訪談周邊居民及農場業者,及宣導人熊遭遇因應方式,居民及業者均表示...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近日接獲民眾潘先生通報,在省道臺九線舞鶴/三民路段發現一對母子臺灣黑熊,這是臺灣首次有野生黑熊出現在車輛頻繁的省道上,林業保育署籲請用路人行經該路段小心駕駛,也提醒居民注意並配合防範黑熊接近。
林保署花蓮分署於1月13日接獲卓溪鄉池姓蜂農通報,位於石平海拔僅275公尺的蜂場遭臺灣黑熊入侵,計2...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林保育署花蓮分署1月25日上午接獲卓溪鄉陳姓蜂農通報,位於古風村的養蜂場遭黑熊入侵,花蓮分署派員前往勘查時,於養蜂場旁樹林內,發現黑熊已受困於捕山豬的套索陷阱,立即動員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展開救援,將黑熊後送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檢查照養。
【記者李光濱/台東報導】林保署台東分署去年3月與崁頂部落共同野放追蹤的臺灣黑熊拉尼琥(Lanihu)...
...農作物,常放鞭炮趕鳥,但因水雉是保育類,所以中央的林保署跟地方農業局有保育類鳥類的「生態給付」辦法,...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昨日上午約10點接獲卓溪鄉部落族人通報,於石平段海拔約317公尺處進行砍草工作時...
林保署台東分署表示,嘉明湖國家步道為中央山脈南二段的一部分,步道全程路徑明顯,高山生態景觀豐富多變,...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位於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蝴蝶谷溫泉度假村,因以優質森林、瀑布、溫泉、絕佳地理位置及完善服務設施,成為花蓮南區觀光亮點,但連續的天災襲擊,導致富源兩條主要步道多處災害,需2至3年的修復,園區營運面臨嚴峻考驗,在經過協商、商業評估及審慎考量,忍痛公告,自今年2月7日起停止營運,入園及泡湯服務將營業至2月4日,並公告協助消費者辦理退券退費手續,業者無奈,挺過疫情卻跨不過天災重創。
林保署台東分署也呼籲要前往南橫公路、向陽山區的民眾,山區天氣濕冷,也請注意行車安全。...
【記者李光濱/花蓮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份救傷後,並於上月(11月)12日野放的臺灣狐蝠「蝠寶」,上周五(6日)被追蹤小組成員發現,GPS發報器掉落,經勘查周遭環境,發現毛髮、殘體等,依現場狀況排除人為因素,疑似遭遇掠食者捕食。蝠寶從野放至死亡未逾月餘,令人惋惜,但其照養過程及野放經驗為臺灣第一例,歷經229日的過程已為日後臺灣狐蝠保育工作留下重要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