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取代新冠成全球殺手? 疾管署說話了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最新報告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COVID-19),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相較於國外疫情期間封城、衛生體系崩壞台灣則較無受新冠影響的特殊現象,疫情仍穩定控制。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最新報告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COVID-19),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相較於國外疫情期間封城、衛生體系崩壞台灣則較無受新冠影響的特殊現象,疫情仍穩定控制。
【記者張沛森/桃園報導】針對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總額19億的「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預計明年啟動,桃園市議員凌濤今天(8日)在市議會中提出質詢,副市長蘇俊賓回應,單靠藥品管控而不進行同步的環境管理與監測,恐將事倍功半。市府將持續向中央呼籲,把醫療廢水中的抗生素納入管控;市府環保局、衛生局與農業局也將預先部署,與中央計畫緊密銜接。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每年因抗藥性感染造成約500萬人死亡,疾管署今(24)日宣布,將投入新台幣2億元,展開為期5年的「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希望在未來5年內,人用抗生素用量減少5%,並將超級細菌CRAB感染率降低10%。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每逢颱風過境,台灣類鼻疽疫情常見攀升。自1985年首例境外移入案例後,從2005年開始,颱風過後幾乎每年都有零星的類鼻疽病例傳出。究竟類鼻疽是什麼?颱風過後我們該如何預防這種疾病?同時高危險族群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該如何預防?本文一次帶你看。
【記者莊偉祺/台北報導】這次不用對身分證字號,如果你是10月這天壽星就能免費住1晚飯店了!連鎖飯店分館為慶祝11週年,除了住宿優惠活動外,期間不限平假日享用下午茶就能享有4人同行1人免費,指定日期還有拍貼機無限次拍攝體驗。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當孩子生病時,相信家長心中都充滿著擔憂,「發燒了怎麼辦?」、「皮膚癢可以擦類固醇藥膏?」。面對這些情況,食藥署提醒,因為兒童身體器官尚未完全發育,對於藥品吸收、分佈、代謝、排除的反應與成人有所不同。因此,為更安心照顧孩子,食藥署分享簡單的「五要五不」用藥關鍵。
【記者莊曜聰/台南報導】台南柳營奇美醫院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投入經費改善臨床病理部檢驗設備,導入自動化系統升級,成為全球首創整合生化免疫複合機、全自動血液分析儀XR-9000的智能實驗室,在減少人工操作狀況下,不只降低檢驗過程中人為錯誤機率,也避免接觸感染性檢體風險,提升檢驗效率與準確性,善用科技幫助更多民眾,走向創新綠色智慧醫療領域。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一位年約50多歲的女性CEO,平時注重養生,外表保養得當,但因為家族有血癌病史,她決定透過聯欣診所的全基因體定序(WGS)進行檢查,想了解自己是否有血癌基因變異。結果出乎意料,她並沒有血癌基因突變,但卻發現自己有較高的大腸癌風險。回顧她的健康檢查紀錄,過去腸息肉檢出率確實偏高,未來需特別留意,檢查還顯示她的基因對維生素B12的吸收和代謝較弱,提醒她要均衡飲食或適當補充保健品。
【曾宛如/綜合報導】轉型YouTuber相當成功的女星薔薔(林嘉凌),最近去歐洲體驗當地風俗文化並拍新影片,最近剛上了在荷蘭食用「迷幻蘑菇」影片,在YT上架1小時卻消失了,薔薔面對網友詢問證實說:「我們蘑菇影片被下架了!還被記一個警告!」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22)日下午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1次委員會」,並以召集人身分致送委員聘書。賴總統在會中強調,「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成立旨在推動「健康台灣」和實現「均衡台灣」。他指出,衛福部明年預算將突破3700億元,顯示政府致力於推動醫療平權、提升醫療水準的決心。該委員會組成跨越各領域的專業,同時兼顧北中南東區域的平衡發展,期盼通過廣納建言、多元對話,凝聚共識,最終實現醫療平權,進一步提升台灣的醫療服務。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中國呼吸道疾病大流行,其中黴漿菌被稱為「行走的肺炎」,加上抗藥性高而受到關注。感染科醫師表示,相較2017到2019年黴漿菌陽性率40-50%,今年長庚醫院僅在6-10月檢出黴漿菌個案、陽性率1%上下,呈現低度流行,台灣以前就存在抗藥性黴漿菌,即使接下來有境外移入,戴好口罩、勤洗手就可避免大流行。
【吳坤芝/綜合報導】正值秋冬季節轉換之際,不少孩子咳不停,肺炎黴漿菌正在中國流行,近期在台大兒童醫院也發現感染病例增加,且台灣已有60%的抗藥性,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說,孩童、青少年、年輕族群是高危險群,3歲以上孩童感染的比例明顯上升。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為幫助茶農有效防治茶樹病蟲害並因應禁用化學農藥陶斯松,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在2024年針對各茶區發布了共同用藥建議藥單。該藥單針對北、中、南及東部茶區,根據不同生產區域的病蟲害發生與用藥習慣,提供了符合當地茶農需求的農藥建議,以實現藥劑輪用,協助茶農達成生產目標。同時,該藥單也符合不同出口國家的農藥殘留標準,減少茶葉因併堆造成的農藥殘留檢驗種類過多問題,有效降低茶葉銷售障礙。
【陳奕棋/綜合報導】中國肺炎黴漿菌等呼吸道疾病流行來勢洶洶,我國內嚴陣以待,兒童感染科顏俊宇醫師就指出,台灣的抗藥性居然也已經達到6成了,他特別提醒,盡量減少、保留使用Fluoroquinolone類抗生素( 簡稱FQ),且菌種抗藥性進化的速度,比我們人類研發藥物的速度快太多了,真的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
【記者林芳如、劉彥宜/台北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今年6月發布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後,因治療重症,使用抗生素比例提高,導致抗藥性細菌也增加,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1/16)說明,近來加護病房監測確實發現鮑氏不動桿菌抗藥性上升,除加強抗生素合理使用,民眾也應遵循「四不一要」原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廣效抗生素Fosfomycin單獨使用容易產生抗藥性菌株,食品藥物管理署今日(8/24)公告限縮適應症,靜脈注射劑型必須其他抗生素單獨治療效果不佳後才可使用,口服顆粒劑型僅適用於「成年女性及青少女之急性非複雜性膀胱炎、成年男性接受經直腸前列腺切片檢查之預防性抗生素」。
【江宜潔/綜合報導】一名15歲弟弟先前尿道一直有黃白混濁分泌物,就診一查才發現感染了淋病,而醫師當時也勸他需休養一段時間、不能再有危險性行為,怎料年輕氣盛的他卻按捺不住身子、事後又忍不住來一發,且甚至還沒戴套稱「比較有感覺」,讓醫師不禁感嘆:「果然,一味的禁止,有時反而有反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禁果效應!」
【記者黃泓哲/綜合報導】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首選日本,但日本境內近期爆發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狀況引得人心惶惶。對此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粉專分享,表示民眾先不用取消日本行,如果真的很擔心,請在旅行中恢復新冠疫情中的習慣:勤洗手,戴口罩。
【李芷妤/台北報導】41歲房仲業者曾先生幾乎每日外食,加上工作壓力大,頻繁腹瀉、腹絞痛,一天跑三、四次廁所持續兩年,在友人建議下接受僅須採集糞便的腸道菌相檢查,終於揪出造成他腸道發炎、經常腹瀉的元兇─困難梭狀菌。醫師提醒,長期倚賴抗生素治療身體發炎,可能導致腸道細菌量、多樣性下降,有害病原體崛起。
【王宇德/台北報導】6月起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流傳「新聞報導…明天開始記得帶口罩,黴漿菌已入侵台灣…」,引發民眾恐慌,但是經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追查,流傳內容並非近日新聞,應該是2023年11月間中國出現的肺炎黴漿菌疫情,加上疾管署證實,目前監測黴漿菌疫情並無異狀,認定此傳言為過時資訊、錯誤訊息,請民眾勿驚慌也別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