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國家購買力排名!台灣「狠甩日韓」 韓網友驚呼:關鍵在這
【李威翰/綜合報導】2025年亞洲國家購買力排名揭曉,新加坡以驚人的15.6萬美元人均GDP(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奪冠,台灣排名則狠甩日本與韓國。
【李威翰/綜合報導】2025年亞洲國家購買力排名揭曉,新加坡以驚人的15.6萬美元人均GDP(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奪冠,台灣排名則狠甩日本與韓國。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日本央行最新利率會議按兵不動,並持續關注美國新關稅政策影響,帶動日股震盪走揚。柏瑞投信指出,關稅定調後景氣不確定性大幅降低,加上國際貨幣基金(IMF)上調日本今年經濟成長預期,對日本股債市前景維持審慎樂觀,建議投資人可透過「柏瑞日本多重資產策略」掌握日本經濟再起契機。
【周恩華/綜合外電】舉世注目的美中關稅談判,今天結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告訴他,談判進行的「非常好」(very good)。川普還表示,他認為今年年底前,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不過,談判進行的「非常好」,只是雙方同意再延長90天關稅休戰協議。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昨(23日)無異議通過跨黨派支持的「2025年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 of 2025),要求美國財政部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此,外交部表示,這不僅充分展現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對我參與國際組織、拓展國際空間的堅定支持,進一步凸顯強化台灣經濟韌性與全球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美國政壇執政的共和黨與在野的民主黨各自有不同的政治立場,然而,唯一能讓兩黨團結,並且全票無異議支持的法案,就是支持台灣對抗中國打壓的法案。中央社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口頭無異議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指示美國運用話語權及表決權大力(vigorously)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提案議員表示,中國可能透過關稅或股市破壞台灣金融體系,台灣加入IMF將獲得抵禦的資源。
美國4名聯邦參議員不分黨派今天提出「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力挺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今天通過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措施,包含對抗北京海外軍事擴張、強化台灣全球金融角色等兩大黨共同支持法案,且批准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提名案。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首檔ETF分割即將上路,國泰投信旗下台股正向二倍ETF「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即將分割,今(3)日為分割前最後交易日,6月4日起停止交易,將於6月4日至6月10日暫停交易5日,預定於6月11日恢復交易,國泰投信表示,00663L確定一張拆七張,代表未來股價會「除以7」,目前持有的股數也將「乘以7」,存股張數更有感。
【余平/綜合外電】印度首度超車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美國與中國11日結束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貿易協商後,在12日宣布貿易戰休戰,雙方均大幅降低關稅並且撤回其他反制措施。對於協議結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立刻宣布勝利,並稱他一手策劃了對中關係「全面重啟」;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則稱,「美國退縮了」。對此,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報導,學者分析,「美國先讓步了」,因為美方「以為自己可以幾乎無限提高關稅,而不會受傷」。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新台幣今天飆升!兌美金收盤收30.145元,飆升9.19角,成交金額33.87億美元。對此,總統賴清德提出5點說明,他強調,當面對台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執政團隊會在「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以及「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這三大原則之下,快慢有序、穩健應對。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台股近一個月跌幅加劇,川劇每日更新戲碼,真假消息交雜,股市瀰漫不確定性,但本周川普態度放軟,聯準會官員釋出六月可能降息,股市似乎曙光乍現,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指出,好消息是多家上市櫃已陸續公布股利,5、6月即將迎來股東會旺季,去年台股上市櫃公司獲利達45.8兆元,年增11%,今年現金股利總額預估有機會達2.2兆元,對台股後市具有相當程度的挹注效果,可樂觀以待長線多頭。
【記者李俊毅/台北報導】國安局近日送至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的業務報告中指出,中共內部經社形勢嚴峻,尤其是去(2024)年共查處近89萬名官員,其中包括73名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其中包括了共軍的前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與前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以及中央與地方官員。
【周恩華/綜合外電】當日本談判代表走進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白宮橢圓辦公室,聽到了川普鄭重地說道:「日本是最重要的,是排判第一順位的。」既代表了川普對日本的重視,也象徵了美國將以對日本的關稅談判為模式,希望談成後,複製到其他70多個國家的談判上。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行政院今(24日)拍板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編列上限的4100億特別預算中,針對國土安全韌性有1500億;關於經濟韌性,也就是原來的產業支持方案,擴大至930億;社會支持、照顧弱勢方面,投入1670億,以歲計賸餘為經費來源。對於藍營疾呼要把現金普發全民,卓榮泰懇求「在國家此時面臨外交、軍事、財政重大衝擊時,用發現金的方式處理,不是最好的解決國家問題的方法」。希望這4100億,在經過行政院合理說明後,能得到國人的肯定與支持。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南亞,明天(4/17)將抵達柬埔寨。柬埔寨是中國「一帶一路」重要一環,靠著中國投資發展大規模建設,以施亞努港(又稱西港)為例,目前是個半完成的賭城,而在許多華人心目中更是詐騙大本營與中國黑幫大本營,有專家憂心,柬埔寨因中國投資展開大而無當的建設,日後恐成經濟重擔。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德國前總統柯勒(Horst Koehler)今天因病辭世,享壽81歲。他在2004年風光上任,2009年連任成功,不料上任後僅1年卻因一事請辭下台。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國聯準會於本月19日宣布年內第三次降息,累計降息幅度達4碼,雖然聯準會表態將調整降息的步伐,但降息方向仍然不變;除此之外,聯準會更上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2.5%、2.1%,市場認為此次政策動作標誌著美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中國信託美國聚焦成長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當前市場環境與1995年網路革命前夕高度相似,預期美股多頭行情才剛啟動,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展望報告中,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從4月預估的2.1%大幅下調至0.8%,幅度高達1.3個百分點;明年經濟成長則預估為3.0%。今年通貨膨脹預估為2.1%,低於國際平均。
【周恩華/綜合外電】山不轉,路轉;或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美國經濟學家發現,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算是上任後,對中國開徵高額關稅,中國出口廠商與美國進口廠商可能仍會「繞路」,只是繞得更遠、更彎,反而導致業者與消費者成本提高。當然,對美國政府的好處是,徵收到的關稅就成為美國政府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