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護生態防路殺 青年合作設創意警示標誌
【記者曾佳俊/新北報導】隨著交通車輛的發達,「路殺」已是全球生態保育的重要課題。新北市農業局致力於維護生態友善,建置多處生態廊道及生物友善通道外,去年更與青年局的青創團隊合作,設計規畫穿山甲及螃蟹的創意警示標誌,近期分別在汐止區及五股區完成警示牌設立,不僅保障用路人的安全,同時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命安全,降低野生動物受到路殺威脅的情況。
【記者曾佳俊/新北報導】隨著交通車輛的發達,「路殺」已是全球生態保育的重要課題。新北市農業局致力於維護生態友善,建置多處生態廊道及生物友善通道外,去年更與青年局的青創團隊合作,設計規畫穿山甲及螃蟹的創意警示標誌,近期分別在汐止區及五股區完成警示牌設立,不僅保障用路人的安全,同時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命安全,降低野生動物受到路殺威脅的情況。
麝香貓出沒玉山塔塔加海拔2800公尺麟趾山區,創首次發現及活動最高海拔紀錄;玉管處今天表示,不確定這隻麝香貓是否僅為短暫過客,目前無規劃研究專案,但今年有其他研究將在塔塔加等地架百台自動相機。
【記者鮮明/台中報導】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的台灣特有亞種大赤啄木鳥,最近在武陵農場現蹤,農場人員記錄到牠埋頭鑿木的珍貴畫面。農場人員說,大赤啄木鳥的鳥喙撞擊樹幹每秒可高達13次,平均連敲22次才會停住,不但不會因此腦震盪,還練就「大力金剛指」,以鳥爪穩穩扣住樹幹不掉落,令人嘖嘖稱奇。
有山友日前攀登嘉明湖途中,在海拔3000多公尺的向陽山三叉路口,遇見「可愛小偷」,2隻黃喉貂想偷吃背包內的食物;林業保育署呼籲民眾妥善保存食物,謹守無痕山林觀念。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多分布在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有猴面鷹、蘋果鳥之稱,燕巢當地人叫牠「茅埔孤黃」,估計全台僅有3至5百隻,是台灣最瀕危貓頭鷹,高雄鳥會自2000年推動生態據點紮根行動,在中寮山進行教育推廣、生態巡守活動,進而發現全台灣第一窩草鴞巢位,5年前導演許晉榮加入紀錄行列,今(29)日發表台灣首部草鴞紀錄片,鳥會表示將在募集經費,到校園宣導保育這種珍貴鳥類。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東方草鴞是台灣唯一地棲型的夜行性猛禽,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夜行性猛禽也就是俗稱的貓頭鷹、晝伏夜出,草鴞成鳥體長約34至42公分,體重約500克,因具有扁平心型臉,也曾被稱為「猴面鷹」 或「蘋果臉」,主食為鼠類及鼩鼱,能夠捕食臺灣體型最大的鬼鼠,保育位階屬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於台灣西南部平原丘陵地區。林業保育署攜手農民以友善環境生產的方式,保護瀕危及重要野生動物與環境;只要用三種方式:農地友善措施、自主巡護及救傷通報等,參與的農友加就可以領取保育草鴞的生態薪水(獎勵金)。
【記者凃建豐/高雄報導】奇美實業2021年起委託屏科大生物資源博士班賴宜鈴副教授團隊,於台南善化的綠能園區進行動植物、土壤生態調查,至今共記錄324種植物。除人為栽植外,計有221種植物來源為自然傳播生長。豐富的植物相和健康的土壤吸引300種野生動物在園區出現,包含14種台灣特有種史丹吉氏小雨蛙、斯文豪氏攀蜥等、17種台灣特有亞種黑枕藍鶲、重陽木螢斑蛾等,以及大冠鷲、黑翅鳶等8種保育類動物。在靠近台南科學園區和慣行農法交會的嘉南平原,生物相豐富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