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今年台灣房市多空交雜,美國關稅戰牽動股匯債市,為產業變化和經濟走向埋下伏筆,但影響已慢慢淡化,且近期股市回穩,大盤已收復四月的跌幅,讓市場發展略有反彈,尤其台北、新竹等供給相對稀少的地區,住宅買氣相對平穩。另外一方面廠房土地交易今年持穩發展,也顯示市場熱錢仍在,只是伺機而動。

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部分,五月調查結果為95.19點,與四月的調查結果96.85相較,小幅下降1.66點。張旭嵐表示,輝達總部五月宣布設廠北士科,雖然尚未反映在五月的中古屋交易,不過周邊區域包括士林、北投一帶看屋人潮提高不少,新北包括三重、蘆洲、淡水也不少詢問度,為房市注入一股活水。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五月份工作天數雖多,且匯率戰下許多人開始思考熱錢流入的可能性,同時已經出現公寓、老屋等銷售狀況較弱的屋主願意讓價促成交,是交易稍微回神的重要因素,不過目前交易狀況仍受貸款影響,該狀況恐怕短時間內都不容易改善。

縱觀各縣市表現,北市月增15%,年減46%,新北減少3.5%,年減51.1%,桃園月減5.1%,年減52.7%,台中月增12.2%,年減38.1%,台南月持平,年減47%,高雄月增17.3%,年減47.9%,全台月增5.8%,年減47.6%。徐佳馨認為,新北與桃園因為預售交屋個案出現,買方預期價格修正在即,又有貸款問題,態度上寧可等待,也不願意積極進場,反觀北市因為供給量少,台中、台南與高雄的利多不斷,加上降價出售的個案價格夠甜,是成交量增的關鍵。

縱觀未來,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目前雖有部分建商打出讓利、降價等銷售手段,但新案市場實際價格下修力道些微,且未能形成廣泛降價態勢,是否真能撼動整體市場,仍有待觀察;至於成屋市場,部分蛋白區且屋況劣勢物件,受限於買氣趨冷,屋主心態逐漸調整,惟整體新案價格仍未明顯鬆動,令中古屋市場修正幅度難有表現,同時目前貸款排隊、延後撥款等現象仍存在,加上房貸利率持續維持高檔,對買氣是一大硬傷,購屋人特別謹慎之下,未來交易量亦不容樂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市人屋雙老 佔比4成持有者逾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