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生命週期從建材生產運輸、營造施工、建築使用、修繕更新、拆除廢棄,其碳足跡就是在這幾十年間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王鈞生攝
建築的生命週期從建材生產運輸、營造施工、建築使用、修繕更新、拆除廢棄,其碳足跡就是在這幾十年間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王鈞生攝

歐盟2023年將開始收取碳關稅,而台灣政府今年(2022)3月底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準備在2024年針對碳排放量2.5萬噸的企業課徵碳費。大台中不動產公會理事長王至亮說:「依照標準,包含直接碳稅、間接碳稅等成本,假設供應鏈都要符合這項趨勢,原料成本更高,房價一定上揚,買房難度更高。」

王至亮解釋,目前台灣「可能」的碳費費率每噸在100~300元,而碳費徵收首波行業遍及鋼鐵、石化、水泥業,都是與營造業息息相關的行業,從結構基礎的水泥、混泥土、鋼筋,到室內排水管、插頭,蓋板、磁磚等皆會受到影響。

以目前中部大樓營造成本每坪造價高達15萬元,未來加上徵收的碳稅後,原物料成本價格勢堆疊,王至亮說:「房屋造價成本預估會再往上漲,房價不可能降,若全部轉嫁房價,營造成本又要增3成以上。」

勤有光電董事長陳來助認為說,不管任何產業,短期轉型市場會有成本陣痛期,不過現在很多國家皆以2050年作為零碳排目標,以長遠能源消耗來看,這是世界趨勢。

除了營造原物料成本直接受影響外,建築業如何減少碳排放?陳來助建議,放眼當下,建商可以從兩方面下手,一是採用智慧家居,例如智慧電表,透過物聯網絡到手機,將耗費的能源「可視化」,只要省電就是等於省掉碳排放。

另外就是「創新」,例如新一代建築材料應用、太陽能板應用、窗戶省能等目的,甚至未來一棟建築物都是「發電廠」,達到省能目的。陳來助說:「短期產業大多不願意投入成本改變,但考量到往後能源成本可能增加20%以上,以及台灣課徵碳費或碳稅,所以勢必會回報更快,必須得要提前因應。」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壹蘋娛樂

壹蘋新聞網

壹蘋地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