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適逢「世界中風日」前夕,台灣腦中風學會宣布啟動「中風防治全民行動」,呼籲大家記住簡單的「中風救援三步驟」:臉歪嘴斜、單側無力、口齒不清。只要出現其中一項,立刻撥打119,千萬不要「先觀察看看」。
中風是國人死因第4名 真正可怕的是「活著卻不能動」
中風是台灣人第四大死因,更是造成成人失能的頭號兇手。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中風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統計顯示,每兩個中風患者就有一個在半年內無法自行行走、如廁或洗澡,每五人就有一人長期臥床。照護費用平均每年超過50萬元,超過七成患者無法重返職場,不只拖垮經濟,更讓家庭陷入長照壓力。
為什麼救不回來?因為大家都以為「只是太累」
「其實不是大家不知道中風,而是沒想到那就是中風。」陳龍說,很多病人一開始只是嘴角歪、講話怪怪、拿筷子或水杯手會抖,家人卻以為是太累、血糖低,等送到醫院早已錯過黃金時間。
專家提醒,中風發作時,每延誤1分鐘,就有190萬顆腦細胞死亡,而這些細胞「一去不回」。能否即刻辨識、立即送醫,往往就是能不能重拾語言、行走、生活能力的關鍵。
2025年中風防治升級 治療時間放寬、救回更多腦力
好消息是,明年起中風治療將全面升級!
腦中風學會與健保署、國健署聯手推動三大新措施,讓更多病患有機會「救回腦細胞」:
1. 治療指引與國際同步:新版指引正式上路,導入最新療法與照護模式。即使病人發作超過4.5小時,或在睡夢中中風,只要符合條件,仍可施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IVT),降低失能風險。
2. 健保放寬時間窗:血栓溶解劑給付延長至發作後4.5小時內,取栓治療給付也放寬至24小時內,搶救機會大增。
3. 全民中風識能升級:國健署將與學會共同發布新版《腦中風防治手冊》,更新治療指引並強化民眾辨識力,讓更多人能在第一時間行動。
HowHow拍短片實測 竟只有2.2%觀眾行動!
台灣腦中風學會也邀請人氣創作者 HowHow 拍攝中風情境短片,用日常生活情境演出中風三大警訊:「臉歪嘴斜、單側無力、口齒不清」。影片中安排社會實驗,觀察路人反應,結果令人震驚——只有2.2%觀眾採取行動了解真相!
這個數字幾乎和現實中「僅6%患者能在黃金4.5小時內獲得治療」的比例相近。HowHow也在片中呼籲:「中風不分年齡,越早行動,越有機會重拾生活。」
病友現身說法:那通119,救回我的人生
記者會現場也有四位成功復原的中風病友現身分享。他們都因家人及時察覺異狀、撥打119,在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才得以重新站起來、開口說話、自己吃飯。
一名40多歲的上班族回憶:「那天突然講話怪怪的,老婆馬上懷疑中風、立刻打119。醫師說再晚10分鐘,我可能就要坐輪椅一輩子。」他哽咽地說:「真的,早一步行動,就多一份希望。」
記住這三招 一通電話救一命
中風警訊人人都該背起來!學會強調,口訣非常簡單:
臉歪嘴斜——請他微笑,看嘴角有沒有對稱。
單側無力——請他雙手平舉,是否有一側抬不起。
口齒不清——請他說「你好」,聽聽是否語音含糊。
只要出現其中一項,就要懷疑是中風、立刻打119,不要觀察、不用等!這一通電話,可能救回的不只是腦細胞,更是整個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