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傑在致詞時特別強調,高雄擁有最大的漁業基地-前鎮漁港,並指出:「當 AI 的光芒灑向城市,我們更應思考如何讓這股力量擁抱海洋及高雄養殖場,成為漁民朋友真正的幫手!前鎮漁港擁有完整的漁業鏈結,正是我們導入AI、打造『AI型漁業』的最佳場域,有潛力成為台灣『智慧漁業典範』!」
他指出,台灣漁業正共同面臨從業人口老化、極端氣候、國際資源競逐與缺工等嚴峻挑戰。他認為,AI 不應只是個口號,必須實際走入漁港、上到漁船、進入養殖場,發展出漁民「用得起、學得會」的工具,從科技辨識魚種、分析漁場,到智慧監控水質、預警魚病,用更科學的方式提升產業韌性。
許智傑分享,他在國會持續推動《人工智慧基本法》立法,旨在為產業創新建立明確的發展環境,並特別提及隨著 NVIDIA 與鴻海在高雄設立先進算力中心,以及台積電進駐,高雄正從傳統的海洋城市,蛻變為智慧科技的重要基地,這股能量將能強力驅動智慧漁業與藍色經濟的發展。
許智傑強調,希望透過這場座談,催生出更多 AI 漁業的落地應用,讓 AI 不再只是科技名詞,而是真正能幫助漁民豐收、守護海洋的永續技術。
農業部漁業署署長王茂城表示,面對全球漁業資源管理的趨勢,導入 AI 與大數據分析是提升台灣漁業競爭力的關鍵,漁業署將持續透過政策引導與資源投入,鼓勵業界開發符合漁撈及養殖需求的智慧解決方案,從精準投餵、病害防治到漁獲溯源管理,建構更永續、更有效率的漁業生產體系。
今日活動邀集了中央與地方政府、漁業團體、企業、專家學者等重量級貴賓,並匯聚了水產養殖、電機工程、數位轉型等領域的頂尖專家,吸引超過百位漁業界代表與產業先進與會,共同探討人工智慧(AI)如何為台灣漁業注入轉型升級的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