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於2050淨零城市展策劃「內政部淨零願景館」,全面展示在淨零建築、老宅延壽、社會住宅、自然碳匯及永續國土等領域的政策推動成果。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表示,為實現2050淨零建築目標,內政部正積極推動「淨零建築減碳旗艦計畫」,以提升老舊住宅與社會住宅的低碳設施,並透過建築翻新與延壽技術,促進都市更新與智慧淨零建築發展,攜手產官學研落實淨零轉型。

國家住都中心展示社會住宅的低碳建築設計、節能技術與創新工法,體現政府對於永續居住環境的承諾。所有「安居‧好室」社宅專案均獲銀級以上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及建築能效1級認證,並導入BIM數位設計、電動車充電管線預留、太陽能發電及雨水回收系統,確保建築能效最大化並降低碳足跡。在施工方面,透過預鑄工法、整體衛浴與系統模板,有效縮短工期、減少建築廢棄物並降低碳排放。如桃園「埔心安居」、台北「凌霄好室」、台南「和順安居」及高雄「永清安居」等多處社宅,皆已獲得建築能效1+級或低蘊含碳建築1+級認證,為台灣低碳建築技術立下標竿。

節能建材與低碳工法的應用亦在業界獲得實踐與突破。潤弘深耕預鑄工法與鋁模板技術,於萬華華江社會住宅與中壢一號社會住宅應用創新建築技術,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並減少碳排放。以萬華華江社宅為例,透過預鑄構件組裝,減碳量高達741噸,相當於1.9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此外,潤弘導入多螺箍筋工法、PCS工法及New RC工法,在多項社宅建案中降低碳排放,推動建築工業化與標準化,進一步提升低碳建築效益。

建材產業亦積極響應智慧淨零轉型。冠軍建材展示兩大淨零解方,「科技節能石+節能外牆乾掛工法」可有效降低室內溫度4°C,減少冷氣用電24%至36%,同時施工成本較傳統二丁掛減少33%以上。而「科技節能石+屋頂隔熱節能系統」透過架高設計,可隔絕90%熱傳導,室內降溫可達15°C,並符合循環經濟標準,可100%回收再利用。

在都市更新與危老翻新領域,在一起永續科技推出突破性的「可循環應用彩繪光電板技術」,不僅可取代傳統建材,減少拆除與建材製造產生的碳排放,更能轉化為再生能源,提升建築的自發自用能源能力。此技術為老舊建築升級與都市更新提供低碳、高效且具經濟價值的解決方案,加速台灣建築向智慧淨零發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