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邀集公路局及相關單位,針對宜蘭重要交通建設噶瑪蘭大橋與蘭陽大橋2項改建案進行討論,除了關心計畫進度,同時也釐清其中爭議,最後公路局承諾將定期回覆計畫進度,確保地方建設不會延誤。

吳宗憲表示,橋梁承載的是人民生命安全,噶瑪蘭大橋又是宜蘭台2線上重要交通要道,連接五結鄉及壯圍鄉,每日的車流量都很大,如今出現老舊、耐震能力不良等情況,不得不改建,目前已完成環境影響評估,預計於明(115)年6月完成基本設計。

不過,噶瑪蘭大橋的改建涉及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範圍,橋下河段有不少保育鳥類小燕鷗巢,根據野鳥學會調查,蘭陽大橋至噶瑪蘭大橋河段今(114)年共記錄到約300個小燕鷗巢,這也讓環保團體擔心改建工程會讓該河段的巢消失。

對此,吳宗憲特別提醒公路局,交通建設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破壞保育類動物的生存環境,務必在施工期間遵守承諾,避免夜間施工,並且在每年12月至隔年2月水鳥渡冬期間,延長夜間暫停施工時間,以減少對保育動物的影響。

會議上另一討論重點就是蘭陽大橋改建案,吳宗憲指出,由於該橋的樑底高度僅8.25公尺,通洪斷面不足,每當颱風、洪水來襲時,經常面臨封橋危險,也讓橋兩側居民擔驚受怕,因此這項改建計畫就是希望提高橋面,目前正在執行綜合規畫。

不過,吳宗憲也點出其中爭議之處,新橋旁邊還有一座舊蘭陽大橋,過去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具有文資身分,由於新舊橋距離非常近,改建新橋勢必會影響到舊橋,再加上舊橋因年久失修,橋身已多處損壞,可能有被沖毀、阻水等危險,因此公路局認為應該拆除舊橋,並於去(113)年向縣府文化局申請廢止舊橋的文資身分。

文化局審議後於今年5月公告廢止舊橋文資身分,但基於在地居民對舊蘭陽大橋的情感,請公路局提出適當保存方案,即使如此仍引發公民團體反彈,認為不應該拆除舊橋,雙方意見分歧。

針對拆除爭議,吳宗憲也進一步表示,居民都很擔心改建工程受到影響,對此,公路局回應,在進行可行性評估時,已分別考量舊橋拆除與不拆除的方案,若拆除舊橋一定會做局部保存,不拆則會原橋改建,現有蘭陽大橋施工面足夠,因此拆或不拆都不會影響重建。

最後,吳宗憲特別強調,交通建設對宜蘭發展非常重要,正如同開墾蘭陽的先驅吳沙所說:「路那會通,子孫才會成功」,不管是聯外道路或是內部聯絡橋梁,都缺一不可,但他也明白,公共政策很難做到讓全部人滿意,因此行政機關應該努力在中間取得平衡,他呼籲公路局,就爭議部分持續與公民團體保持溝通,為地方爭取最佳利益,讓宜蘭擁有新建設、新面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謝龍介有對手了!陳以信宣布角逐2026台南市長初選 拋「3大參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