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促上路,錯誤浮現

本月10日,藍白執政的縣市首長召開記者會要求,針對財劃法分配爭議,應保障地方政府獲得的款項在修法後只增不減、一般性補助款應回歸透明且公平、公開的公式計算,以及已核定之一般性及計畫型補助應受保障,不得任意短編、刪減或拖延。

卓榮泰隨後在13日召集全國22縣市研商。統整會議結果指出,中央、地方都希望依照新版《財劃法》,能夠討論出回歸地方自治事項的事權分配內容,並清楚明白告知地方政府,使其有所依循;對於部分縣市希望釐清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的詳細設算內容,他也請主計總處與地方首長說明。

卓榮泰說明,依據新版《財劃法》所設算出來的結果,各縣市呈現極大差距,尤其統籌分配稅款的計算結果非常失衡,其中營利事業營業額比重達30%,但大公司營業額的所在地可能在六都之中的臺北市或新北市,而其他地方負擔的成本與付出,皆沒有計算在內,導致城鄉嚴重失衡。

此外,在人口指標方面,部分地區有較多高齡長者或幼童需要照顧,而新版《財劃法》卻未考量人口結構因素,無法給予這些鄉鎮、城市更多預算協助;另一方面,在土地指標部分,土地面積僅以行政區域計算,但從事農、林、漁、牧、工、商活動,各代表不同土地價值,此次《財劃法》修法未考量相對應的管理成本,造成負擔國家糧食供應的農業縣在計算過程中,明顯不及於工商大縣。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則點出四大問題:第一,公式錯誤,導致345億元無法分配;第二,水平分配不公平,擴大了城鄉以及南北差距;第三,垂直分配大幅限縮中央均衡地方發展的能力;第四,事權沒有隨錢分配到地方而回歸地方。

對於財劃法公式錯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立法院應向國人負責」。行政院提供
對於財劃法公式錯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立法院應向國人負責」。行政院提供

藍營:中央與地方各有盤算

攤開藍營內部論述發現,雖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承認,新版財劃法確實在公式的設計有誤;藍營立院黨團也說,新會期將以最速件完成財劃法的修正。不過台中市長盧秀燕卻否認公式出錯,主張兩種算式即可分配。但財政部立即澄清,依法只有一種算式,變通計算都違法。

台北市長蔣萬安則嗆聲「地方要包圍中央」,批評中央未編列營養午餐國產標章可溯源食材獎勵金補助,並要求中央盡快和地方政府召開事權會議,釐清相關權責;但行政院第一時間回應,行政院早就於日前列舉回歸事權,包括道路修整、學校營養午餐以及校園水電費等等,會議記錄也早就發送給各地方政府。

此外,在新版錯誤公式的財劃法之下,國民黨執政的連江縣統籌分配款不增反減,114年度連江縣自主財源可以分配約近21億元,新財劃法115年度僅分配7.13億,其他還要靠提送計畫來申請補助。種種狀況都顯示,藍營內部因利益分配不同而出現矛盾。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認為,行政院完全可以先依行政解釋或行政受益的方式分配統籌分配款,開議後再提出具體修法版本,而非當成政治操作籌碼,剝奪地方財源;國民黨團書記長羅智強也說,該做的修正黨團都會進行,請行政院先把版本拿出來,不要擺爛不提修法版本,又惡整地方政府及在野黨。

盧秀燕(右)日前領銜蔣萬案(左)在內,藍白執政的縣市首長,召開「十五縣市站出來!捍衛地方補助」記者會 。彭欣偉攝
盧秀燕(右)日前領銜蔣萬案(左)在內,藍白執政的縣市首長,召開「十五縣市站出來!捍衛地方補助」記者會 。彭欣偉攝

綠營:行政院觀望,地方立委推修法

然而綠營內部也出現意見分歧,行政院認為,早在法案三讀之前,就已多次警告條文矛盾、餘數難以分配,認為公式錯誤應該由立法院負責,行政院要處理的是全盤檢討,因此未將修法列為新會期優先法案。

但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日前邀請多位中南部綠委,包括徐富癸、邱議瑩、邱志偉、李柏毅、許智傑、賴瑞隆、陳亭妃,連同南部縣市首長,包括台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屏東縣長周春米、嘉義縣長翁章梁,認為行政院、各個關心《財劃法》的立委,都應該盡快提出草案,不要放任現行歧視南部,傷害均衡發展的惡法傷害人民權益。

民進黨團幹事長鍾佳濱指出,財劃法關乎城鄉均衡發展,上次修法錯誤不僅在分母計算,更在於削弱中央調度能力。他強調,問題不在於版本,而在於共識:中央與地方需有共識;六都與非六都需有共識;朝野黨團需有共識。

鍾佳濱認為,若無共識,再多版本也無解。關鍵在於政黨應回應人民需求,而不是彼此爭辯。只有在競逐民心時,才能形成真正的共識。他受訪時直言,「共識問題,不是版本問題,如果沒有深入了解,又怎麼能比較出什麼是好版本?如果不願意面對結構問題,再提100個版本也是無解」。

郭國文(左4)等中南部立委認為,行政院、各個關心《財劃法》的立委,都應該盡快提出草案。郭國文辦公室提供
郭國文(左4)等中南部立委認為,行政院、各個關心《財劃法》的立委,都應該盡快提出草案。郭國文辦公室提供

外界推演:提出院版,撬動藍營縣市不同意見

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受訪表示,民進黨當初就在委員會上提出不同分配指標,但未被藍白討論,所以如今仍希望透過修法更公平。

張育萌也提醒,藍營地方首長不願承認錯誤,因為若重啟修法將趕不上2026年選舉,恐怕得等到2027年。他建議行政院也應提出修法版本,不僅照顧中南部,還能撬動藍營縣市不同意見,增加討論空間。

民進黨團新任幹事長鍾佳濱。莊宗達攝
民進黨團新任幹事長鍾佳濱。莊宗達攝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受訪指出,最好的方式還是退回原點、重新審議,好好召開不同層次的公聽會,並從後年再開始實施。他說,「現在是許多縣市首長的『連任年、卸任年』,每個人都希望在最後的任期去撈,我們都要懷疑,這是不是為了要酬謝各自的樁腳?讓縣市首長們擁有更多能綁樁的籌碼」。

張宏林提到,上次倉促修法時,哪怕是藍白自己執政的縣市首長都沒有機會在審議時表達意見,「這麼重要、牽扯上千億預算的大事,當然要非常嚴謹地討論」。

另外,張宏林也說明,過去資料都顯示,地方政府長期存在比中央政府更嚴重的涉嫌貪汙案件數,以及濃厚的黑金威權遺緒問題;地方縣市議會刪減預算的比例,也都低於立法院數十數百倍,形同毫無把關。因此,若是再不將權責、事權劃分清楚,未來一定會造成地方政府更大的貪汙問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教宗為台灣災民祈禱!外交部:持續推動人道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