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表示,賴清德823喊出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青年優先,但請問,卓榮泰內閣之前的施政順序是什麼?為什麼要「調整」?
她質疑,如果本來就是經濟優先,還需要調整嗎?行政院26日的報告,和823之前完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變化,連在野黨的意見也從未被納入。口頭說要改善行政、立法互動,但實際行政、立法也沒有什麼交集。
徐巧芯續指,從二月到現在,台美談判只有4輪實體磋商、10次線上會議、300多場內部會前會,但多數是「視訊會議」,不像日本那樣立刻派團赴美。日本在8/7得知美國要加徵關稅,立刻表達反對,馬上派代表團上華府談判。台灣還在說關稅是「暫時性」,繼續研議,但實際卻沒有任何突破。
徐巧芯提到,在談判桌上,行政院承認美方要求「市場開放」,但不敢承認「零關稅」。農業部長陳駿季說,「有些品項零關稅,對產業還比較有利」,這個說法非常詭辯,「如果真的那麼好,早點開放,何必等到美國關稅海嘯來襲才要動?」
徐巧芯點出,台美貿易逆差高達739億美元(約2.4兆台幣),幾乎逼近台灣中央總預算的2.9兆。最大問題就是「軍購不算入貿易額」,其中軍售(FMS)佔比74%,不算進貿易額;而商售(DCS)佔26%,才能算進貿易額。換句話說,台灣花大錢買武器,卻不會在美國的帳面上減少逆差。
她強調,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創新高,為9495億元,其中新增1768億元,絕大多數拿去買武器,但因為FMS不計入貿易額,扣除人員維持費等,70%軍售直接蒸發,根本無法抵銷逆差。「台灣一邊成為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國,一邊還被要求農業開放。這不是雙輸?什麼才是雙輸?」
延伸閱讀:20%關稅衝擊台灣

美國將開徵小額包裹關稅 中華郵政明起停止「5種規格」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