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重申,20%的暫時性稅率並非台灣所追求的談判目標,台美還在持續磋商中,將在後續談判持續爭取更好、更合理的稅率。過去一周也把握時間為談判準備,包括8月7日新關稅上路當天晚上,談判小組也在準備與美方的視訊會議,上周8月7日、8日也連續兩天與美方視訊磋商。
首先提到談判的階段性發展,台美雙方已經過4輪實體談判、10次線上磋商,談判始終有正向發展,雙方也懇認談判有階段性、持續性進展,並達成一定共識。
鄭麗君提到,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在7日受訪提到,尚未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大致上將在10月底前完成。對於後續談判時程,我方希望愈快愈好,因為產業將受到衝擊。
推薦新聞:20%暫行關稅今上路 行政院:工具機蝴蝶蘭等受衝擊
鄭麗君說明,未能在8月1日達成協議,一方面是因為行程因素,因為美國在幾個月內就要與全世界許多國家進行談判;另外,我國是美國第六大的貿易逆差國,去年的貿易逆差是739.2億,當中有9成來自半導體、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的ICT產業,這涉及到美方正在進行中的《232條款》調查,而美方《232條款》政策仍再持續發展中,雙方需要更多時間溝通供應鏈的合作。
鄭麗君指出,《232條款》與對等關稅對於美方而言有重疊性,事實上有些國家也把《232條款》、對等關稅一併進行談判,像是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但這些國家涉及的有些是汽車、藥品、鋼鋁等,這些在之前就有相關稅率,但對台灣而言,則多交疊在半導體與ICT產業,複雜度較高,所以雙方都認為需要更多時間深入討論,因此雙方後續會對上述一併磋商。
鄭麗君重申,後續談判目標為持續爭去更好、更合理的對等關稅,也爭取一併與《232條款》進行磋商。上周已經進行了兩次視訊會議,但談判仍會進行,並洽商下次協商時間。
鄭麗君也強調,談判沒有黑箱問題,談判小組願意儘速到立法院報告進度,上周也在機密會議上出示保密協議,但未來一旦與美方達成協議,就會立即向國會與社會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