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補充,對於各國而言這都是「非傳統」的經貿談判,過去傳統談判可能耗時多年,但這次是要極短時間內,美方要與許多國家進行談判,談判的時間被高度壓縮;行政院也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內部協商,從2月至今已開過超過300場會議,針對我方未來台美經貿合作、可能觸及的各項談判議題來預做我方方案準備。
鄭麗君分享,這場談判也面對各國談判的進度而有變動,每次赴美談判都有變化,隨著各國與美方談判的進展,美方的期待與談判議題都逐漸擴增,美方的要求也逐漸升高,包括各國面對美方期待全面開放市場,在非關稅貿易障礙方面,美方每年針對各國都有觀察報告,相關議題包括美規車准入、農產品標準、輸入許可制度、符合國際標準法規等,許多議題都是必考題,也是磋商的範圍。
鄭麗君說,面對以上談判課題,談判小組以維護國家及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等原則進行協商。她說,「我非常了解大家都希望我們向國人清楚說明所有談判條件,但由於談判還在進行,相關細節也還沒底定」,她表示,背後的目標是希望維繫最好的談判結果。
推薦新聞:關稅談判沒有黑箱問題!鄭麗君:將爭取《232條款》納入討論
她說,如果談判過程中過度揭露底線或是我方想要達到的目標,可能就影響了談判結果。這是為了面對談判變動性,為了維繫最好的談判結果所秉持的原則。
鄭麗君說明,根據美方行政命令,我國產品輸入到美國所適用的稅率,是以最惠國待遇再加上對等關稅稅率計算,簡單來說,就是原稅率加對等關稅,談判期間也是照此方法計算;目前暫時性關稅為20%,例如水龍頭原稅率是2.6%,那新適用稅率就是2.6%加20%,也就是22.6%。
鄭麗君說,除了今天向外界說明外,之後也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大家未來可以查詢相關資訊。她說明,行政院4月份曾說明過有關稅率疊加的計算方式;上週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與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也說明,稅率的衝擊與變化;經濟部貿易署8月5日也舉行線上說明會,並有3000位業者參與,並預告8月13日也有說明會。
鄭麗君說,政府本應善盡說明的責任,未來的線上專區可查詢原有稅率的分布、對等關稅計算方式、加總後每個產業面臨的關稅、與競爭國之間的比較,提供相關競爭國的稅率,讓每個產業了解自己在市場上所面對的競爭態勢,行政院將持續詳盡提供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