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內容提到,台灣此次漢光演習規模雖然擴大,但台灣民防仍偏向表演性質,民眾多半是旁觀者而非參與者。文中指出,國際支持固然重要,但內部韌性更加關鍵。台灣防禦架構大致依賴美國《台灣關係法》下的美方安全承諾,一旦爆發危機,外部援助恐因法律模糊、政治分歧,或因美、中衝突升級而延遲或受限。

更現實的是,美國絕不會出手拯救那些不願為自己而戰的國家。即使美國最終選擇介入,也勢必曠日廢時,台灣恐怕等不到那一刻的到來。

對於外媒報導,我國防部5日表示,今年「漢光41號」演習,以實戰角度設計演習想定及輔助狀況,依「實兵、實地、實時、實裝」要求,貼近實戰景況,進行各項演練。國軍官兵在長時程、高強度操演中,已展現顯著進步,並獲各界肯定;將藉訓後回顧機制,不斷檢討策進,提升備戰效能。

圖為總統賴清德視察漢光演習。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圖為總統賴清德視察漢光演習。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另針對「城鎮韌性演習」部分,國防部強調,此項演習今年首度整合「全民防衛動員、防空、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等演練,期強化地方政府對緊急事件的應變能力,建立國人「有準備、更安全」的觀念。後續將奠基於所獲經驗,持續強化軍民整合協調機制,提升整體運作效能,精進全社會防衛韌性。

國防部指出,樂見國際學者關心我國的防衛力量整建,並提出建言。國防部將納為建軍備戰參考、持續精進;但也要呼籲國內媒體,勿以「表演」負面解讀,不但扭曲原意,對戮力戰備訓練的國軍官兵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