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局205廠研製T112新式步槍 逐步汰換服役逾20年T91步槍
目前國軍第一線戰鬥部隊所使用的步槍為T91戰鬥步槍,勤務部隊及新兵訓練所使用的步槍則是T65K2突擊步槍,口徑均為5.56公厘。
根據國防部送交立院114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預算書指出,綜觀各國步槍均已廣泛使用瞄準鏡、戰術握把、雷射模組等裝備,而全軍T91步槍服役迄今已超過19年,至今仍只使用傳統機械式準覘,無其他輔助套件,已不敷未來戰爭的趨勢,需汰換精度高之步槍,以有效增加各類部隊及單兵戰鬥能力。
負責國軍裝備開發單位之一的國防部軍備局第205 廠,於2020年開始研發新型戰鬥步槍XT112 ,並於2023 年首度釋出概念影片,同年九月國防航太展中正式亮相、11月通過初期作戰測評,並更名為T112步槍。
針對單兵個人武器裝備強化,預算書指出,T112步槍採購全案編列81億元,執行期程從114年到118年,計畫分5年採購新型步槍及附屬裝備,其中陸軍預算為69億6225萬元、憲兵預算為9億3602萬元。第一年還將採購雷射模組,後續年度也將持續採購步槍及附屬裝備。預計2025至2028年採購8萬6114把,2025年由陸軍採購首批2萬5千把,供第一線主戰部隊換裝。
研製該款步槍的軍備局第205廠表示,將於2025年量產的T112式5.56公厘戰鬥步槍,納入人因工程設計,採用1913皮卡丁尼戰術導軌、M-Lok空間戰術護木,可依作戰需求結合各式瞄準具、前握把、槍燈等配件。搭配的戰術裝備方面,包括近戰瞄準鏡、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及三合一步槍雷指器。其中近戰瞄準鏡重390公克,提供7.3度大觀測視角,有4倍倍率,並具有12段亮度調整,可大幅強化射擊效能。
國防部去年9月邀請媒體前往高雄的第205廠,參訪新研發的T112式戰鬥步槍,T112戰鬥步槍系統分析官李建霆中尉介紹,T112戰鬥步槍在設計時,全面納入人因工程,為因應作戰需求及讓左手射擊時易於操作,設計採左右槍機拉柄,左右側均有射擊模式選擇器(保險、單發、二連發及全自動)。
T112重型狙擊步槍 有效射程達到2000公尺
另外軍備局 205 廠也同步研製出採用12.7 公釐的T112手拉式重型狙擊槍,全槍總重約12 公斤,作動方式採用手動栓式設計,也就是「打一發、拉一發」的發射方式,並配備 10 發裝彈匣,有效射程達到2000公尺,彈藥亦採用與國軍現役的巴雷特M82狙擊步槍相同口徑的12.7公釐子彈,且已於2023年通過測評,可大幅強化國軍長程以及反物資狙擊戰力。
軍備局 205 廠表示,將於2025年開始採購百餘把,裝備給特戰部隊。
軍備局205廠研製新式陶瓷抗彈版 2025量產將交付軍種
國防部軍備局去年10月邀請媒體至高雄大樹的軍備局205廠驗收所,展示新式單兵個人裝備,並首度對媒體陳展最新自行研發的新一代抗彈板。
現場軍方說明官指出,現役抗彈板可防護7.62公厘普通彈、防護面積為25公分乘以30公分、重量為1.9公斤,材質為聚乙烯纖維(搭配內蕊);而新式抗彈板可有效防護共軍5.8公厘鋼心彈的射擊,防護面積為25公分乘以30公分、重量為2.2公斤,只比現役的抗彈板多300公克,材質為陶瓷片及聚乙烯纖維。將可有效達到防護佳、重量輕效能,強化國軍單兵作戰防護力。
軍備局當時表示,2023年底已依照美軍ESAPI(增強型輕武器防護插件)規格執行研發新式抗彈板並測試合格,可有效抵抗共軍5.8公厘鋼心彈,規劃2025年起量產並且交付軍種,產量將會落在6至7萬套之間。
海軍大武救難艦 能拖帶10萬噸大船
國防部於2018年8月28日以「安海計畫」為名編列新台幣36億5,800萬2千元的預算建造首艘新型救難艦。台灣國際造船於2020年12月2日由以新台幣29億7,516萬元得標,並於翌年8月4日開始建造,2024年10月23日交付海軍,命名為「大武軍艦」。
新成軍的大武號救難艦,具備速度快、機動力佳、自動化作業能力高及拖帶拉力大(10萬噸級)等特性,可執行艦艇救難、拖帶及水下失事物體打撈等任務。以及水下作業大隊均隸屬海軍第192艦隊。目前第192艦隊下轄第216、236、248戰隊,以及水下作業大隊、布雷作業大隊,主要配備大字級救難艦、海測艦、永豐級獵雷艦、永靖級掃雷艦,以及快速布雷艇等。
國防部於114年度1月春節加強戰備演訓,邀請國內外媒體至海軍左營基地參訪,國造新型救難艦大武號首次登場,在左營港內由消防水砲射水,原地迴轉艦體,並配合深海作業系統(潛水鐘)吊放,展現該艦的海上滅火、靈活操縱性及水下救難能力。
賴清德勗勉國軍 空軍F-16V Block 20戰鬥機首度亮相
總統賴清德1月21日進行上任後首次春節勗勉國軍部隊行程,先前在應對中共「聯合利劍」系列演習時,展現強大目標搜索標定能力的「狙擊手莢艙」,空軍首度近距離公開展示,從總統府提供的照片中可看到「狙擊手莢艙」掛在空軍第7戰術戰鬥機聯隊F-16V Block 20戰鬥機機腹下展示。
而在F-16V Block 20戰鬥機上可以看到,機翼掛載AIM-9P4響尾蛇短程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翼尖上也掛有AIM-120C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均能配合「狙擊手莢艙」(Sniper ATP)與機上雷達新型AN/APG-83雷達整合目標獲得資訊。
空軍訂購66架勇鷹高教機 預計2026年全數交機
除了F-16V戰機,空軍於2017年計畫總斥資686.4億新台幣向漢翔訂購66架的量產型勇鷹高教機,首架編號11001的原型機於2020年6月10日,以全程不收起落架的方式進行首次公開試飛。
根據軍方規畫的勇鷹交機進度,2021年底2架交給空軍,2022年8架、2023年17架、2024年18架、2025年18架、2026年3架。並計畫最終在2026年6月完成66架交機工作。
並且空軍為因應未來F-16V Block70戰機抵台及勇鷹高教機的成軍,空軍將新編成第七戰術戰鬥機聯隊及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將原本的第七訓練聯隊恢復為作戰的戰鬥機聯隊,並把「飛行指揮部」獨立升格為「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以統一官校基礎訓及部隊戰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