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份民調,地方人士分析指出,張善政上任之初,第一個挑戰便是今年一月初的自來水爆管引起的爭議,當時新團隊甫上任,市政上對於危機處理反應不及,政治上,也被在野的民進黨團猛攻,張善政的「神隱市長」便是在此事件中被提出。之後,民進黨籍市議員更是以「市長行程」的多寡做文章,拿張善政和前市長鄭文燦比較,企圖塑造張善政的負面形象。

熱門新聞:逃逸女移工年收百萬!竟成整形「名醫」 指定她剪唇「M字型」

 

 

但地方人士認為,張善政並非鄭文燦,兩人行事風格、領導方式也都不同。面對外界質疑,張善政曾提到,新團隊上任,自己對於市政需要花更多心思去熟悉,而市府一層集結各領域的人才,因此自己帶領的桃園市府團隊,是以團體戰的概念替市民服務。但這和過去鄭文燦一人走透透的風格大相逕庭,地方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

地方人士說,張善政的「理工男」形象,自去年選舉期間便深植在桃園市民心中,上任後,也落實在施政上,面對選舉期間開出的政見,張善政都以極快速度落實,像是基北北桃通勤月票、幸福里程30K、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代理教師全年聘期、免費凍卵補助、多一胎加一萬等等,張善政都在第一年任期前半段就落實,至於困擾市民已久的交通,在下半年,張善政也交出成績單,像是通學廊道、透過舊城改善推動人本交通、「靜桃」與「靜鄰」專案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張善政都用實際行動證明新的桃園市長,真的和過去不一樣。

也因此,儘管到了第二個會期,民進黨籍市議員還在嘲諷張善政是神隱市長、去年大敗給張善政,要角逐連任的立委鄭運鵬也說「看到鄭文燦次數比張善政多」,他們所發動的「神隱任務」,在媒體所做的就職週年民調面前,以結果論來說,並未達到效果。

然而,市民的期望,也對張善政與市政團隊是一大壓力,對比民調中顯示的市民最想解決的問題,交通建設獲得過半市民票選為最想改善事項,但這也是難度最大的一項,尤其有超過七成的市民對張善政未來施政有信心,對比張善政接下來的三年,甚至下一個四年,當市長的「挑戰」,才真正要開始。

壹蘋新聞網-投訴爆料

爆料網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acebook 按讚追蹤

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政策控」江肇國力推四面向政見 改善台中舊城區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