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1年4月公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自今年元旦生效,邱臣遠指出,中方今年8月、12月屢次通知台灣告知業者補件,補件期限超過3個多月才禁輸,食藥署稱「未收到通知,詳情問農委會」,農委會則說「查證補件問題洽詢食藥署」,主管機關明明可以提早輔導、積極協調,卻是互踢皮球,藉仇中言論掩飾行政怠惰,犧牲了農漁民、業者的利益。
邱臣遠說,教育部與農委會今年10月砸6億推行「班班吃石斑」,以因應中國禁我石斑魚,但產銷售管道掌握不足跳票,供貨不及變成「班班好食材」;他批評政府只知道大撒幣、濫發補貼,如今面對魷魚、秋刀魚、午仔魚遭封殺,應先搞清楚生產流程與銷售管道,而非用相同方式重演「班班吃石斑」的鬧劇。
張其祿表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不排除向WTO申訴」,這句話儼然成官方的「罐頭回覆」,2021年9月至今,針對被中國封殺的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白帶魚,還有今年8月被禁的百家食品,政府也都提「向WTO申訴」、至少喊過4次,但申訴結果都沒有向人民說明。
他續說,其中光是鳳梨、釋迦及蓮霧輸入案,從去年11月起向WTO「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委員會」(SPS)例會提出3次特定貿易關切,也都沒有下文。
張其祿說明,SPS 例會是討論,表達貿易關切,如果理由充分,應該進入爭端解決機制,惟進入機制的前提,是兩岸必須先進行協商,但「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台」自2016年5月起,工作會商、研討會全面停止,雙向溝通管道中斷至今,農產品被禁的嚴峻問題顯然已非農委會單一部會能夠處理。
民眾黨團重申,中國大規模暫停台灣食品進口,傷害台灣農漁民和業者,只會把兩岸關係越推越遠,民進黨政府動輒拿民生經濟操作仇恨,以抗中保台牌爭取選票,推升兩岸戰爭的風險。呼籲陸委會等跨部會合作,重建兩岸農產品雙向溝通管道,同時提升品質、開拓銷路,幫助農漁民和業者找到突破口。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