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案源於2021年間,檢調破獲「哆啦A夢」製毒集團,於製毒工廠帶回集團成員,並當場查扣毒品喵喵247公斤、「2-碘-4-甲基苯丙酮」45公斤及其他化學原料、製毒設備等,估計毒品市價超過1億元,然而集團首腦蕭光哲卻早早逃逸無蹤。
檢調追查,該製毒集團對於犯罪計畫、內容等都精心保密,除了禁止成員將私人手機帶往製毒場所,還提供iPhone給成員使用,平日則透過FaceTime以匿名方式聯繫,藉以規避查緝。此外,集團成員均以「哆啦A夢」中的人物作為通訊暱稱,如「京(靜)香」、「BOY(大雄)」、「胖(虎)」等。
然而,就在專案小組監聽過程中,常聽到成員提及1名製毒師父並稱「博士」、「張博」,在調查並分析相關事證後,發現這名製毒師父正是張恩銘。張男不僅擁有成功大學化學博士學歷,還曾擔任該校黃福永教授的助理,及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被稱作「製毒博士」可謂名符其實。
檢調發現,張男的加入緣於2020年間,蕭男因獲報得知張男急需用錢,趁機找上張男擔任製毒師傅,希望借用其專業協助調配毒品比例、化驗製毒原料品質,並以協助借款、支付檢驗費用為由誘騙張男加入。眼見有利可圖,張男一口答應,更藉著教授助理一職之便,使用成大實驗室的超導核磁共振儀設備進行檢測。
台北地檢署於2022年間偵查終結,依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製造三級毒品罪,起訴張男及集團成員等人。事後,張男部分因北院認定管轄有誤,事後移送台南地院審理;另一方面,早於2021年即被發布通緝的蕭男,也終於在今年5月遭巡邏員警緝獲歸案。
案經台北地院審理,蕭男認罪並大打「親情牌」,稱家中仍有2名未成年子女須扶養,且父親罹癌後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僅能仰賴罹患腎臟病的胞姊苦撐經濟,請求法官依《刑法》第59條減輕其刑。
法官審酌,蕭男主導製毒集團運作、負責尋找金主,更招攬具有研發專業的張男加入,且於製毒工廠也扣得不少毒品半成品,其犯罪所生的危害尚非輕微,並無情輕法重可堪憫恕之處,因此僅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自白規定酌減其刑,一審依犯共同製造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7年6月,仍可上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