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12時許,花蓮最嚴重災區光復鄉再度傳出溢流消息,現場正在修復家園的民眾、志工、搜救人員及媒體一度緊急撤離至建物頂樓或高處避難,場面一度陷入混亂。
對此,水利署指出,工程單位原試圖將河道引流至其他區域,但因水流過大導致水勢變化,目前研判不會構成實質危險,呼籲民眾勿恐慌。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下午1時也對此時發出澄清,據林保署持續監測,馬太鞍溪河床未有大量湖水下流或崩塌情形,而是水利署昨針對馬太鞍溪嘗試引流未果,小部分水量進入市區,於今早10時已再次封堵。
應變中心呼籲,若有異常,中央(農業部林保署)將會通報,以海嘯防空警報方式發布,配合警消、垃圾車村鎮廣播進行相關避難。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中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前原高度200公尺,湖區面積140公頃,總蓄水量9,100萬噸。今(28)日經無人機空拍初判壩頂高度已降至82公尺(溢流後已下切118公尺深),湖區面積13.5公頃,蓄水量600萬噸,原來量體之6.6%。
今(28)日無人機空拍結果顯示,湖水從溢流口持續沖刷,周圍崩塌坡面仍不穩定,且之前集水區降雨仍有水量匯入湖區,因此維持紅色警戒。將持續評估裝設水位計事宜,同時確認殘餘壩體安全、溢流水量及河道土砂等綜合條件,評估安全無虞後,始得降級或解除警戒。
後續依最新資訊評估殘餘壩體安全及分析堰塞湖災害風險,更新情境模擬,動態調整警戒與應變機制,適時啟動必要性疏散撤離,以減少可能災害。
火線話題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這篇報導屬於「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主題,更多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