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地檢署表示,本次簽署的合作模式,著重在「制度化」、「在地化」與「跨域整合」三大方向。首先是具體建立「企業回報與通報管道」,讓科技園區企業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回報可疑案例(如異常匯款、假網站、假投資群組),由檢警即時啟動偵辦與攔阻,追緝不法金流。

其次,推動「識詐教育全面化」,不只由工研院與地檢署合作製作防詐短片,另預計規劃專屬教材,納入園區企業人資訓練與年度內訓課程,由園區公會協調,將防詐教育納入企業ESG治理與內部考核指標,讓「識詐」真正成為公司治理的一環。

第三,建立「資訊共享與數據分析平台」,未來每季由地檢署召集舉行詐欺預警中心會議,邀集竹科管理局、園區同業公會、工研院及金融、警調單位,彙整近期園區被害案例、可疑網址、假投資群組等資訊,透過分析與分享,形成即時預警資訊,再由公會推廣至各科技公司,讓風險意識不再落後於詐騙手法。\

此外,對於「重大詐欺事件」,如大規模跨境吸金詐騙、針對單一企業的有系統性詐欺,檢警可立即透過專案啟動聯防機制,由金融機構協助凍結資金流向,並透過科管局與公會將警訊即時通報企業,避免更多員工受害。最後,落實加強「金融阻斷與預警中心」功能,加強既有的可疑金融帳戶預警中心功能,增強第一線金融攔阻效能,讓員工與企業資產更能獲得即時保護。

全民一起來打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馬太鞍溪溢流重創光復鄉 花蓮農牧業損失超過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