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司法更多元、透明,司法院2017年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並於2020年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民眾今年起可以化身為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一同參與審判,希望藉此方式將每個人不一樣的生活經驗、價值觀帶進法庭,除讓審判有更多視角,也增加人民對司法的理解與信賴。

國民法官可決定有罪無罪與刑度

未來國民法官會與職業法官一起坐在法台上,全程參與審判案件,組成人數包括6名國民法官和3名職業法官,包括審理、訊問、定罪與量刑,在審理過程中,國民法官可以詢問被告、被害人與證人,以及調查檢察官或辯護人提出的證據,並與法官進入評議室,互相交換意見與想法。

特別的是,國民法官可以與法官共同決定被告有沒有罪、應判何罪及刑度輕重,過程以投票方式進行,國民法官與法官各有一票,其中要確認被告有罪必須有6票以上同意,且同意票中至少要有一位職業法官。

量刑則分為2部分,一般量刑須5票以上同意,死刑則須6票以上同意,國民法官、法官雙方都要有同意票。

 

國民法官新制正式上路。司法院提供
國民法官新制正式上路。司法院提供

故意犯罪發生死亡案件今年起適用

至於國民法官能參與哪些案件審判,司法院表示,2023年1月1日起適用案件為,因故意犯罪發生死亡的案件,如殺人、酒醉駕車致死,至於沒有死亡結果,但最輕本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如貪污罪等,則於2026年1月1日起才納入,不過少年刑事、違反毒品危害防治條例案件皆排除在外,且國民法官只參與一審刑事案件的審理。

司法院為讓民眾更了解國民法官,花了近2年時間宣導,2021年10月啟動第二輪次實務模擬法庭活動,於全國22所地方法院辦理56場次,並彙整1438位民眾參與模擬法庭後的實際經驗、感想與評價,發現民眾實際體驗後,對司法審判的信賴度從21.76%提升至58.56%。

此外,司法院指出,最近一次調查報告顯示,有81.3%受訪民眾知道國民法官制度,與2020年12月相比,認知度上升25.3%,進步幅度達45.2%,另有83.0%的受訪民眾認同國民法官制度可以讓司法更好,相較2年前,認同度上升19%,進步幅度也達29.7%。司法院表示,將持續宣導、溝通,讓更多民眾認同國民法官制度,進而願意擔任國民法官。

一名參與國民法官模擬法庭的劉小姐分享表示,她一開始對於國民法官抱持懷疑態度,「沒有法律專業背景的人,真的可以做好國民法官嗎?」直到參與模擬法庭後深刻體悟,大家普遍都抱持司法不接地氣、到處都是「恐龍法官」等負面印象,但應該親身體驗後再重新評價,才能更貼近現實,相信新制上路不可能完美,還需要全民共同付出與參與。

★快點加入《壹蘋》Line,和我們做好友!

★下載《壹蘋新聞網》APP

★FB按讚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臉書粉絲團,即時新聞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聞!

壹蘋娛樂粉專

壹蘋新聞網粉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法律問壹蘋|OL被男同事討論「那個腿很可以」 言語意淫可以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