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指出,兒童因早產、周產期缺氧、新生兒腦室內出血、周腦室白質軟化症、感染或頭部外傷等導致腦性麻痺,是常見的發展性神經疾病,全球盛行率每千人就會出現2到3例,國內每年新增約300人。
這類「非進行性」腦損傷雖不會隨著時間惡化,卻會嚴重影響孩童的動作、認知與生活品質,而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具有高度可塑性,因此越早介入治療,效果越顯著。
莊照宇強調,中醫在治療腦性麻痺上強調「針藥並用、內外兼治」,可根據病患狀況給予不同治療方式,包括頭皮針、體針或雷射針灸、推拿與小兒按摩、艾灸與藥浴等,加上中藥調理元氣,並結合西醫復健物理、職能與語言治療等早療課程「雙管齊下」,跨領域整合以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莊照宇表示,衛生福利部推動「小兒腦性麻痺中醫門診加強照護專案」,中醫師可根據兒童不同狀況進行「客制化」的個別治療,且年齡在12歲(含)以下經西醫確診為腦性麻痺患者,治療時可享有健保給付。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淡水古蹟博物館辦失智友善成果發表 治療犬陪長者走秀、處方箋可享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