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自9月22日起推行「寧靜車廂」制度,適用範圍涵蓋全部票座。根據規定,旅客在車廂內使用手機、平板等3C裝置觀看影片或聽音樂時,須全程配戴耳機,通話則需移至車廂玄關,交談音量也應放低。若違規,高鐵人員會先進行勸導,屢勸不聽者可解除運送契約、拒絕搭乘。高鐵強調會「兼顧親子友善原則」,針對嬰幼兒或疾病影響自控能力的旅客,將提供貼紙、糖果、小餅乾等協助安撫。

新規上路不到一個月,爭議已接連出現。日前一名二寶媽搭乘高鐵時,小寶突發哭鬧,立刻被高鐵人員舉牌示意「降低音量」,更當面勸導可「帶去門外安撫」,她無奈將大寶獨自留在座位,抱著二寶前往車廂接縫區,引發目擊網友心疼直呼「看了好不舒服」。另有乘客表示,曾目睹男乘客對孩童怒吼「吵死了!這是寧靜車廂」,反而嚇到周遭人,「小孩哭聲沒那麼大,罵人的聲音才最吵」。

針對輿論反彈,有網友痛批「史上最爛規範」讓寧靜車廂變恐嚇車廂,認為制度雖有善意出發點,但執行方式不當,反讓帶小孩的家長陷入無助與羞辱。也有人呼籲高鐵應設立「親子友善車廂」,避免一體適用衍生歧視效應。高鐵則強調,截至目前已完成逾1.3萬次勸導,主要違規仍以講電話、未戴耳機為主,會持續優化人員應對技巧,避免誤解與誤傷。

高鐵宣導「寧靜車廂」號稱比照日本新幹線打造「靜音乘車體驗」。翻攝台灣高鐵臉書
高鐵宣導「寧靜車廂」號稱比照日本新幹線打造「靜音乘車體驗」。翻攝台灣高鐵臉書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英版「紅姐」隱瞞男兒身誘少年 判囚21月列性罪犯名冊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