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食藥署統計,從114年3月29日到9月29日,產地為中國的八角碎共16批報驗,有3批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18.8%。主要問題都出在檢出蘇丹色素。為防止問題產品流入市場,食藥署早在113年4月11日就啟動「加強監視查驗」,所有來自中國的八角碎都得100%通過蘇丹色素檢驗才可進口,措施將持續到115年9月30日。

另一項被攔下的是由「路德斯股份有限公司」報驗、來自美國的「食物墊紙」。經檢驗發現該紙品含有螢光增白劑,且在溶出試驗中蒸發殘渣達102 ppm、氯仿可溶物91 ppm,遠超出標準值。根據規定,螢光增白劑不得檢出,且蒸發殘渣超過30 ppm時,氯仿可溶物應低於40 ppm,顯然已不合格。

對此,食藥署已要求「路德斯股份有限公司」加強查驗,從原本的一般抽驗改為「加強抽批查驗」,比例提高至20%至50%。食藥署也提醒民眾,進口食品及包裝用品安全把關不容鬆懈,若查到問題產品,將持續要求銷毀,確保消費者健康安全。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挖土機超人」救災8天腳傷猝逝 醫:敗血症致命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