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指出,造成萎縮性胃炎最主要原因,就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約占9成病例。這種細菌透過共餐、未洗手或吃進受污染的食物傳染,感染後常沒明顯症狀,等到胃鏡檢查才發現胃黏膜變白、血管清晰,代表胃壁已被破壞。部分患者即使已殺菌,仍會留下不可逆的萎縮性變化。

想知道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做胃鏡與碳13呼氣檢測。徐兆甸建議,若確診感染應積極治療並每年追蹤一次胃鏡檢查,才能在癌變前阻止病情惡化。此外,部分患者的胃炎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例如甲狀腺疾病、第一型糖尿病或愛迪生病,也應進一步檢查確認。

醫師提醒,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平時要避免吃醃製、辛辣或油炸食物,少抽菸喝酒,維持規律作息、減少壓力。不論有沒有不適,都應定期健檢,別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才後悔。胃是吃出來的健康指標,忽略小警訊,可能讓胃癌悄悄找上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雞蛋2排編碼藏機密!內行人:尾數出現「C」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