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台灣總部落腳北投、士林時,蔣萬安幾乎笑開了花,他在臉書上大談與黃仁勳相識的過程,還在公開場合強調:「台北將成為全球AI佈局的重要 power house(動力源)」。
然而,不到半年,這股榮光卻被現實的行政僵局吞噬。三方案卡死,輝達有意自建、新壽要高額解約金、北市府怕圖利,一場國際合作的機會,竟折損在繁文縟節與行政泥淖裡。
這不是蔣萬安第一次在大型開發案上卡關。從年初的大巨蛋漏水、包廂疑雲,與遠雄的隔空嗆聲,再到如今與新壽的對峙,蔣市府始終陷入「溝通不良、定位模糊」的惡性循環。
現在新北市長侯友宜趁勢喊話「林口A9有地、夠大、歡迎輝達」,等於公然挖角。從都市競爭的角度來看,這不僅是市政招商的危機,更是首都威信的流失。若最終輝達真的轉向新北或其他縣市,蔣萬安恐怕會成為「讓AI出走的市長」;這不僅傷台北的經濟,也將重創其政治形象。
蔣萬安上任逾兩年,能被記住的政績仍不多。除了柯文哲時期留下的大巨蛋啟用與「生生喝鮮乳」、「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延續之外,幾乎沒有屬於他的代表性工程。面對藍營穩固的基本盤,蔣萬安或許不擔心連任問題,但一個城市的未來不能靠選舉盤算維持,而是要靠行動與決斷力。


血管再狹窄怎麼防? 「塗藥支架」助穩定血流!但要注意「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