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表示,地方自治事權必須回歸,並強調中央團隊從來不是局外人,始終是地方最有力的後盾,在交通建設上,中央沒有缺席,反而是傾全力支援、共同承擔。
伍勝園指出,115年度交通部原本提報了2200億元的公共建設預算,這當中也包含地方捷運建設的補助經費,但因《財劃法》修法,導致中央財源重新分配後,交通部實際只獲得了1101億元,預算被砍了一半,因此運用空間很有限。
今年台北市光是從財劃法修法中,就多了452億元的稅收分配,只要撥出其中十分之一,就有能力編足捷運建設所需。台中市情況也是如此,透過財劃法,台中市也新增了295億元的收入,只要撥出其中七分之一,就足以讓捷運工程順利推動下去,不必停擺了!
推薦新聞:iPhone 17今早開賣!兩大電商「貨運橘」最夯 二手機回收上看3萬4
伍勝園認為,地方政府其實有能力自己補上缺口,該怎麼分配、該怎麼調度,地方政府要有責任感,要扛起責任。這些新增財源,本來就是讓地方可以更有彈性、更有力量來規劃重大建設。交通部也要誠懇地提醒:拿到錢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是不是把民眾最關心的建設放在前面,這都是地方政府要回應人民的問題。

高空歷劫!奶牛貓卡掛北市高架橋 獲救後等待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