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婦產科醫師彭依婷分享,一名35歲孕婦有妊娠糖尿病,後期雙腿水腫卻以為是正常現象,於38周剖腹產下寶寶。沒想到出院隔天突然昏倒,送醫後才發現是致命的「肺栓塞」。幸好即時治療,才撿回一命。醫師提醒,靜脈血栓常先出現下肢腫脹、疼痛、發紅,若血塊掉進肺部,恐導致胸悶、喘、咳血甚至昏厥,死亡率極高。
推薦新聞:速食店開賣「個人燒肉」!194元吃名店口味 炸雞買1桶送1斤開搶
血栓風險與「三大因素」有關,包括血液變得容易凝固、血流變慢、血管受損。孕婦荷爾蒙變化讓血液更濃稠,子宮壓迫也會讓下肢循環變慢,加上剖腹產傷口及產後久坐久躺,都可能增加風險。若還合併肥胖、年齡超過35歲、多胞胎、抽菸或長時間臥床,更要提高警覺。
醫師建議,孕媽咪務必留意「安產御守」守則:所有產婦都要盡早下床活動,自然產6至8小時、剖腹產24小時後就該動一動;高風險族群應戒菸並穿彈性襪;至於最高風險的孕婦,則需在醫師監測下使用預防性抗凝藥物。提早防範,才是守護母嬰安全的最佳方法。

這水果「1次吃4顆」恐急性腎衰竭!醫:尤其4類人易中毒